2)第二百二十八章 赵亮“收礼”_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怕是没有一个是真正着眼于自己的。

  不然呢?当官的给经商的‘送礼’,活见鬼了吗?

  和珅听到赵亮的这一‘烦恼’之后乐得哈哈大笑,“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你情我愿,天王老子也挑不出毛病来,明堂怕的甚事?”

  这一个来月里和珅可谓是春风得意的紧,在朝堂上日子过的不要太愉快了。而这一切全都是拜赵亮献来的牛痘所赐,这份大恩大德他和珅可不会忘记的。

  区区三品的虚衔和几个封赠算的什么事?

  眼下的这些田亩又算的什么?

  比之和珅得到的,根本不值一提。

  他和致斋向来重情重义,才不会去挡朋友的财路。

  而且话说回来了,那些明着与赵亮做买卖暗中向他和珅示好的人,日后统计统计,抽出时间来联系一下感情,那可不就是他和珅囊中的人了吗?

  这次一举多得的大好事。

  不过赵亮这边一“收礼”,可就叫不少豫东籍的旅京商人们作难了。因为他们经常能听到人的暗示,暗示什么呢?暗示他们也把地卖给赵家。

  这不是坑爹么!

  对于这些商贾们而言,他们更直接的看到的是赵亮得了三品官衔后的风光。朝廷刚赏了赵亮顶戴,竟就把他的老婆父母爷奶全给封赠了,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啊。

  很多商人的眼睛并不能看到太高的层次,他们不会去考虑赵亮与和珅的长远关系,也不会去考虑牛痘的影响里,他们眼睛看到的就只是赵亮的三品官衔和朝廷对他家的封赠。

  要知道清廷的捐官人群里商人是占大头的,也正因为他们中有不少人都捐了官,所以才更知晓“封赠”的内幕,才会更加把赵亮高看。

  天下捐官之人多不胜数,可家眷父母长辈有封赠的却少之又少啊。

  如赵亮这般的更是仅此一例。

  所以让他们来拜访赵亮,加深一下彼此间的联系,这些人是很乐意的。

  甚至在此之前他们就已经这样做了。

  可这并不代表着这些人愿意把家族的命根子卖给赵家。

  田地在中国社会中占据着太过特殊的地位了。

  只不过形势比人强,那有些人能扛得住压力,有些人就扛不住压力。

  “诸位前来,赵某未能远迎,还请诸位恕罪。”赵亮站在小院门口向诸人打着招呼。

  “赵大爷,当不得,能得到您的邀请,这是我们的荣幸。”

  “是啊,是啊,您可是我们的恩人啊。”

  十几个人乱哄哄的回着赵亮的话,直到各人在厅中坐下后才安静下来,人人看着赵亮。

  之前赵亮收购他们田亩的时候一点也没趁机压价,反而较之市价还有所浮高,这实在是难得。这些人虽然割肉一样把田亩卖给了赵亮,但心底里对赵亮并无大的反感,一些人甚至还觉得赵亮的为人很不错。

  赵亮看不透眼前这些人的内心,但他觉得眼前的这些人中肯定会有一部分在心底里会对他有意见有抱怨,这都是人之常情。

  但他更知道,再差的关系在真实的利益面前也会变得和洽友好的,那就像七八十年代的中美关系一样,面对这毛熊的威胁,彼此不久很友好么?

  现在这些人中得一部分人对他暗中有抱怨,可当‘真金实银’摆在他们面前的时候,那再大的抱怨也会立马化身舔狗。

  所以现在这些人的真实态度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赵家与他们在此前的交易中已经建立起‘关系’了,已经存在纽带了。

  借着这条纽带,赵亮就能把这些人家全都拉上自己的战船,就像汝州的那些人一样。而等待他们赚足了银子,等到最后图穷匕首见的时候,他们想不跟着自己造反也是不可能的!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