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8 合资新厂_重生大亨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城市生根,到那时,布局就得全国化,而不是只待在深海市。

  卫局长接着说道:“徐先生,虽然目前内地不容许独资,但合资也有合资的好处,只要合资企业成立,那么其产品就是进入内地市场进行销售,我们也希望投资者能够在内地获得双赢的结果。所以希望徐先生能够考虑一下这个提议!”

  “这样啊……”徐志倒真是沉思了起来,不过不是要不要考虑这个提议,而是在想对方为什么突然要主动放开内地市场。

  80年代,国内外汇奇缺,改革开放最开始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引进外资工厂,但并不是让你来赚内地的钱。

  第一希望你在国内招工,可以解决诸多知青就业问题。

  第二希望你能零部件本土化,带动已经陷入运营困难的国企。

  第三希望你产品全部出口,国家能够赚取外汇差额。

  第四希望你能把技术留下,让国内同行多学习学习。

  多好的方法啊!

  不过外资显然不傻,80年代对外资有吸引力的就是十亿人口的消费能力,但想进入这个市场太难了。如果按照内地政府的套路,外资入华唯一的好处就是获得低廉的人工,这对于港资这种密集轻工业还算可以,但国外真正的工业巨头根本不同意,因为他们的投资都是数以亿美元计,考虑的时候更注重风险。

  于是后来又有了合资政策,内地一方占51%,再就是要控制外汇平衡,出口的数目必须超过国内销售,不会造成内地外汇损失,这样也可以进入内地市场,上汽大众就是这条法律的产物。

  在这种环境下,一家外企来投资建厂,产品准备全部出口,但政府却突然愿意放开国内市场,这可觉得不是“幸福来的太突然”。

  “那不知道国内能放开多大市场?”徐志试探的问道,此刻内地的销售只有靠计划经济下的渠道,不然,没有上级命令,一辆运输卡车都找不到。

  卫局长张开手掌说道:“50万台。”

  “太少了!”徐志总算知道了对方的打算,摇摇头说道:“卫局长,我们美的的工厂年只是第一期产能就超过300万台,而合资的话内地才提供50万台销售数量,这可不公平啊?”

  如果进行合资,而内地开放的市场又不够大,那就等于将公司未来一半的股权让了出去,虽然这只是工厂的股份,但出口的份额明显更多,有了一半的股份,内地政府能分到的外汇显然更多。

  卫局长笑道:“徐先生误会了,我方并不是需要与美的在深海市的工厂进行合资,而是考虑在其他内陆城市,再合资兴建一座电视机制造工厂,这座合资工厂按照现行法律进行股权分配,然后我们设定一半产品出口海外,另外一半则是在内地销售,这样各取所需,徐先生以为如何?”

  “这种方法倒是可以,不过我想知道为什么?”徐志点点头问道:“开放了部分内地市场,总会对政府的外汇收入有所减少,这似乎不划算吧?”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