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5章_清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子敕:兴宁伯仁孝诚厚,忠体国事,有功于社稷。赏银二百五十两,彩币十表,裹钞五百锭。赐麒麟服。”

  “臣领旨,谢恩。”

  孟面朝南京方向,跪拜,口称万岁。

  起身,接过圣旨,再拜,程序才算走完。

  圣旨是明-黄—色,上有盘龙,轴以犀。

  品级不同,敕封所用的圣旨也不同,最明显的区别就是踞。

  孟身为一等伯,二品都督佥事,只能用犀轴。到了沈瑄那个级别,才能用玉轴。向下则有鎏金和角,品级制式分得相当清楚。

  五品以下,甭说是犀轴圣旨,连鎏金都没见过。

  这种区别,自大明开国以来便以法典明令。哪怕是把麒麟服、斗牛服和飞鱼服当制服发的正德皇帝朱厚照,也不会把圣旨乱用。

  衣服可以发,大不了改样式。

  圣旨代表的是天家威严,绝对不能乱用,否则就是啪-啪-打脸。

  皇帝敢随意发,大臣也不敢随便接,查出来就是大不敬的罪名。要是祖上有相应品级的官员还好,没有?等着砍头扒皮充军发配吧。

  孟接过的敕令不下五道,角,鎏金,犀,三样集全了,就差一份玉轴。

  一排数过去,就差最后一种,不免有些遗憾。

  如果让朝堂上的文武得知孟十二郎有这种遗憾,绝对会抡起板砖拍死他,拍不死他就干脆拍死自己。

  年不及弱冠就升到了正二品都督佥事,镇守一方,手握实权,得天子恩宠,他有什么可遗憾?

  胡子一大把还在五品以下艰苦奋斗卧薪尝胆的,是不是都该自挂东南枝,省得丢人?

  踞的材质不是孟关注的重点,赏银数目才让他真正无语。

  二百三百都好,怎么偏偏就是个二百五?

  “兴宁伯?”

  见孟捧着圣旨,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郑和不免奇怪。有赏银还有御赐麒麟服,明摆着后边还会升官,不蹦高也用不着这样吧?

  “郑公公见笑。”

  孟收起心思,二百五就二百五,总归是银子。若发给他的全是宝钞,才真正该哭。

  在铜钱为主,金银限制流通的明初,二百五十两白银绝对是一笔巨款。加上之前赏赐的一百两金子和双俸,孟算是半脚-跨-入了富豪级别。

  同魏国公成国公不能比,与信安伯还是能掰掰腕子的。

  “皇帝隆恩,臣只能鞠躬尽瘁,肝脑涂地,方能报得万一。”

  话落,起身向南再拜,眼圈泛红,任郑和左看右看,愣是挑不出一丝破绽。

  两月不见,兴宁伯“做官”的水平又蹿升一截啊。

  郑和笑道:“兴宁伯的忠心,咱家定会转呈陛下。”

  “多谢郑公公。”孟擦干泪水,将封好的银子递过去,“公公车马劳顿,一点心意,还请不要推辞。”

  郑和接过,笑道:“想必兴宁伯还不知道,咱家有幸得了姚少师的指点,虽未正式拜师,也要称兴宁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