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w⊙W⊙L⊙w⊙x⊙s⊙O⊙R⊙g第110章小说网⊙ORG_清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孟一脚踩进永乐帝挖的坑里,满脑门官司,觉得日子不好过。

  有人比他更难过。

  京城宁王府,宁王朱权负手在殿内踱步,眉头深锁,脸色十分难看。

  自天子登基之后,他几次上表请归藩,都如石沉大海,没得半点音讯。本以为到年后会有消息,不想皇帝给他玩了招釜底抽薪,派镇守接管大宁!

  朱权握紧了拳头,狠狠捶在了桌案之上。

  朱老四未免太不厚道!当初说什么和他两分天下,结果呢?登上皇位就翻脸,连藩国都不让他回了。

  难道就此困在南京?

  朱权不甘心。

  他正当壮年,文韬武略样样不缺。洪武年间,曾领兵多次出征大漠,麾下骑卫所向披靡,二十多个兄弟中也是能横着走的。

  不想一时大意,中了朱老四的计,全家被挟持,不得不跟着一起造反。

  早知今日,当初他充什么好心,顾念什么兄弟情,就该把人一砍了事。如今说什么都晚了,人为刀俎,他为鱼肉,还不是朱老四想怎么下刀就怎么下刀!

  朱权的愤怒只能在府内发泄,出了王府,他仍要对朱棣恭恭敬敬。

  不甘心又如何?朱棣不是朱允炆,他也没能力像朱棣一样造反。或许以前有,但在大宁落进朱棣手中,家底被掏空之后,朱权的八千甲兵早已荡然无存。

  官属没了,护卫也没了。忠心于他的朱鉴早就死了。

  为了一家人的性命,朱权必须忍,哪怕心头淌血,也得忍!

  不忍,广泽王和怀恩王就是前车之鉴。

  私下里动,试图以文臣和武将角力,在朝堂上找朱棣的麻烦,结果呢?陵园也不用守了,直接贬为庶人,发到中都看管。

  表面上把人送过去了,实际如何,谁能预料?即使中途出了“意外”,人没了,车队到不了中都,又有哪个不开眼会为两个庶人仗义执言?

  方孝孺应该会,但他死了。

  朝中的言官也指望不上,经过兴宁伯的一番闹腾,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都开始缩起脖子过日子。不想被发去充军支教,就得管好自己的嘴。

  朱权冷笑,别说朝中的大臣,便是在京的藩王,哪个不是谨小慎微,心里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

  天子迟迟不下诏许藩王归国,大家就只能困守在南京。

  周王是天子的同母胞弟,自然用不着担心。不归国也能当一辈子的富贵闲人。

  谷王有开金川门之功,也算是有了一张保命的底牌。

  齐王,代王,岷王都是被朱允炆迫害的典型,就算为了面子上好看,近几年内,朱棣也不会对他们怎么样。

  晋王是主动跟着朱棣一起造反,又是朱棣的晚辈,好歹有些香火情。

  辽王很自觉,上表请留京师,巴望着能让世子归国。

  朱权知道,辽王的希望肯定会落空。朱棣绝不会放虎归山。

  镇守辽东的左军都督刘真已将辽王的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