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12章 画圈建二城_大明元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东港区的位置。

  可是后世东港海港本质上是人工港,乃是填海生造而出的,以目前丹东的天然条件来说,这个港口则明显不如京华所拥有的其他优质天然港,尤其是港口规模受限于天然条件,基本上不太可能做大。

  唯一能让高务实欣慰一点的,大概就是这个“大”的标准是按照后世的情况来看的,目前而言丹东海港建设完成之后也还凑合能用。

  本来以京华的实力乃至于习惯,丹东河港、海港就算加起来也能一口吃下,不过考虑到其他方面的因素,高务实这次把丹东两港都开放外拍了。最终京华拿下了海港七成股权,河港则只拿下四成股权,成为京华在辽东唯一一处没有超过五成股权的河港。

  或许是因为丹东这个位置太过偏远,即便是高务实提出来的概念,大家争购的意识也不强烈,两处港口最后只卖了三万四千两银子。

  这个情况就有些出乎高务实的预料之外,他事后反思,发现除了地理位置过于偏僻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影响了港口的估值。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丹东以及其背靠着的一大片辽东东南之地都不是什么富庶之地,也没有什么像样的产业,尤其没有龙头产业。

  与此同时,再加上紧邻女真、朝鲜,又被一些人视为不太安全。还有移民数量问题,现在只安排了保定、河间两府的灾民移民,名义上虽然有十万出头,但最终能抵达多少却也不一定。

  人口代表消费力,也代表贸易量,虽然大家未必总结过这些,但心里总归还是有这种思维的,因此相对于阜新,看好丹东的人就少了很多。就连跟着京华买丹东两港区地皮的人,多半也只是冲着相信京华眼光而跟投,不一定是他们自己觉得丹东的前途多么看好。

  于是高务实又只好回过头来思考丹东经济发展的其他办法来。

  丹东的温泉很多,但此刻没什么意义,京师的有钱人再无聊也不至于跑那么远去泡温泉;丹东的硼储量极大,占后世红朝全国将近60%,但现在也没有意义,因为就算是京华也利用不上;高岭土、大理石、红柱石储量也大,可建材由于位置太远没有竞争力,烧瓷器的话高务实也没有这个计划,毕竟大明国内不缺烧瓷器的好地方了。

  再想想?嗯,丹东的水资源丰富,无论是淡水养鱼还是海洋捕捞都不错,可惜高务实又不会做罐头,做咸鱼因为要消耗大量的食盐,也没什么赚头。

  那么农业?似乎这也不是丹东的强项,而且后世丹东的农业还主要依靠宽甸地区,现在的宽甸六堡却显然不归丹东管。

  最后思来想去,高务实终于想到一条:林业资源。由于丹东靠近鸭绿江,而鸭绿江上游便是长白山山区,所以林业资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