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9、二十年3月21日 雨_宋北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拜将入仕的,他这小小的校长可犯不着得罪人家。

  而就在狄青正式踏入历史舞台的这一刻,前太子赵桓却正坐在一块大青石板上喝着一碗稀粥,他裤管子卷着,身上湿透,全是泥水。手边摆着一担稻苗,面前的田间正在蓄水,等待插秧。

  他的身后是一众相亲,大伙儿都在喝着各自家中女人给带来的苞米面粥,还有几个大白馒头。

  赵桓在这没有家,一般也就是东头蹭两天西头吃两日,他也总是自嘲说他堂堂太子爷竟也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不过乡亲们倒也不把他当外人,这孩子有些莽撞,但却也是真有能耐,才一年多的光景,他带领着村子的人先是把通往县城的路给修整了,然后还引了江西的橘树过来,又是蓄水养鱼又是围山养鸡,生把这个往年一到年底就要上山打猎的穷山沟子给带出了一条活路来。

  大伙也不知道是什么身份,只是知道他是朝廷拍下来支农扶农的读书人,有时辛苦的活儿倒也不会让他干,至于吃吃喝喝什么的,一个村子摆在这谁还缺他那一口粮食呢。

  穷山恶水的地方,刁民多也不过是因为那一口吃食,如今日子有了起色,刁民倒是也少了许多。

  赵桓不光在这里当村官,晚上时候还会开课教山里的孩子读书写字,初来乍到时的细皮嫩肉现在早已不复存在,活脱脱变成了一个质朴的山里汉子。

  “桓哥,你的信!”

  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冲到了田埂上来,兴冲冲的挥舞着手上的信,脸上都是兴奋。

  自从这路通畅了,外头的货郎、邮差隔三差五的就会来上一次,带来属于外头世界的新鲜,而每次取信取书时,则是这帮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这从邮差那取信再分发到各家中的活儿,那还得是孩子王才有资格干的事。

  赵桓接过信,抖落了两下手上的泥水,又在身上蹭了蹭,这才撕开看了起来。

  这展信一看,都不用看署名就知道是谁写给他的了,毕竟天下能将“宋体”写得如此工整的,只有宋北云一人。

  赵桓看到这封信,却是没由来的长叹一声,自己亲爹从来也没写过一封信,自己所有的家书都是舅舅写来的。而一想到自己那个爹,赵桓就很愁……

  信中宋北云大概把这些日子以来的事情对他说了说,然后就开始切入正题了,也就是关于他调离现在的山村去协助主持福建鹭岛开港的事情。

  虽然这不是正式的调令,但以舅舅的身份来说,话既然说到了这里,就基本上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只是本应该高兴的赵桓却怎么样都高兴不起来,怎么说呢……人都是有感情的,他在这里一年多,每日跟这里的人朝夕相处,那自然也是有了感情的,再说了如今那些孩子的学业还刚刚开始,这骤然离去的话,谁知道他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