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5章 大明的海上神器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十丈,宽一十八丈,要多少力役啊?”

  牟斌抬头看了眼弘治皇帝:“陛下,要五千人。”

  五千人?

  弘治皇帝瞪大眼睛,手掌不自觉拽成拳头。

  朝廷运粮,为何要用漕运?

  就是因陆运太耗费银子,粮食从江南运到京城,没准就剩一半了。

  要供养五千人,从京城到天津,天知道要吃掉多少粮食?

  韩文微微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

  刘健怒道:“区区大宝船,怎会要五千人?”

  要啊刘公,

  严成锦造的宝船,用的全是最好的楠木,楠木要比柳木等木头,重多了。

  而且……

  牟斌看了看弘治皇帝,又低下头:“且严成锦命人造的大宝船,比大宝船还大。”

  良乡那艘大宝船,应该叫大大宝船才对……

  他见到那艘立于天地间的巨舰时,满脸震惊。

  弘治皇帝懵逼了。

  是了,此子向来慎重,吃饭要吃自家府邸上的,新宅要藏在旧宅里头,轿子外头缝了一圈补丁。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乖乖的按图纸来造大宝船呢?

  弘治皇帝扶住御坐的把手:“朕命力役运去就是,严卿家也是为了朝廷,诸位卿家,就不要怪他了。”

  李东阳叹息一声,韩文恨不得把这小子射在墙上。

  牟斌心中忐忑:“陛下,严成锦向朝廷讨要督造大宝船的银子。”

  弘治皇帝脸色刚恢复过来,点点头:“这是应该的,本就是朝廷之物,多少银子?”

  “二、二十万两!”牟斌把头低下,几乎贴着胸口。

  大殿一片死寂。

  天气不热,东暖阁十分宽大,甚至有点凉快。

  但弘治皇帝额头却露出了汗珠,滴落在龙袍上的金龙爪上。

  韩文天旋地转,差点栽倒在御前,怒斥:“臣虽不知大宝船的尺寸,

  就算是大宝船,最多只花三万两!

  何来二十万两?”

  牟斌禀报道:“船上装置了五十门火炮,其中三十门,皆为铜炮!”

  铜是铸币啊!

  弘治皇帝呆然坐在御座上,不愧是严成锦。

  刘健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内阁和六部大臣面色各异,工部尚书曾鉴犹豫一下,道:“陛下有所不知。

  大宝船常年在海上穿行,海上潮湿,若以铁铸炮。

  很快便会受潮,至火炮炸膛,甚至炸毁船体,导致沉船。

  此船若是下海,定会成为大明海上神器。”

  相比起来,铜虽也会生锈,但速度比铁慢多了。

  就算生锈,也极好清理。

  马文升当兵部尚书时,对火炮有所了解:“曾大人所言甚是,若在海上,需铜炮好些。

  总比大宝船被倭寇抢去好。”

  听完曾鉴和马文升所言,李东阳等人心中释怀了一些。

  弘治皇帝看向木然的韩文,笑容可掬:“户部支银!”

  韩文不吱声,片刻后,才跪在地上,“陛下有所不知,户部…没有银两了!”

  秦紘急了:“我还没找你要军饷呢,国库怎又空了?!”

  弘治皇帝也想知道,与邻邦交易铁具和海南拓荒,国库,应该愈发充盈才对!

  李东阳等人目光,落在韩文身上,等他一个交代。

  韩文感觉压力山大:“陛下和诸公有所不知,

  供养两京军营要银两,兴修西北长城要银两,海南开荒要银两,船队南下满加剌国要银两。

  还有陛下前几日,刚刚颁布的新旨,官员俸禄,折色降为一成。

  还有……各地请乞的赈灾银……”

  官员俸禄,原本折色为六成,甚至七成。

  也就是,一个官员俸禄原来发十石米,折色七成后,发三石米,外加七匹布。

  如今,折色降为一成,发九石米,外加一匹布。

  官员的俸禄没变,但发的钱银变多了。

  弘治皇帝叹息一声道:“折色的粮银,本就该发给官吏,召严成锦入宫,朕与他说。”

  韩文心中狂喜,拱手道:“陛下圣明!”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