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9章 乔迁之喜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住一下。

  锦衣卫认人不认门,他来这边住,锦衣卫自然会跟过来。

  住在这里,还是安全的。

  “少爷,这座宅邸的地契是老爷名下的,有二亩地之大,厢房十六间……”

  王不岁一五一十说着。

  严成锦指着一方池塘,质问:“这里头的水,为什么是红色?”

  王不岁望着这一池水,漂浮着几朵荷叶,水里的石头,却呈现出一点一点红色,长霉了似的。

  “换!一会儿马上换。”

  严成锦又看了寝房,指着头顶房梁问:“这根房梁压着床,本少爷怎么升官?”

  “换,小的让人换个方向。”

  严成锦去看了库房,四面是巨大的大理石板,只有寝房大小,下面挖了一个地下室。

  这是一座三进三出的宅邸。

  有假山、小桥、亭榭等江南标志性景观,比旧宅小,胜在精致。

  奉天殿,

  弘治皇帝心中念顾着西北的战事,又要开仓拨银了,拖得越长,要花的靡费也越多。

  “户部将钱粮清算出来了吗?”

  韩文站出来一步:“算出来了,此去拨发军粮三万石,白银二万两。”

  这点钱粮恐怕吃不了几日,又要拨银子了。

  打鞑靼人需要行军灵活,带太多辎重,会拖延行军的速度,在河套地区打有个优势,这里是大明的疆域。

  就怕鞑靼人将沿途的粮草都劫掠了,到时候买也买不到。

  牟斌小声地插一句话:“陛下,严成锦搬家了,良乡的船厂似乎有大批的白银收入。”

  弘治皇帝双眼放光,喜上眉梢:“召严成锦进宫!”

  看内阁和六部大臣还在,不太方便,便又道:“诸卿无事,便退下吧。”

  韩文等人面面相觑,陛下召见严成锦,难道还要避讳不成?

  严成锦听到宣召,从都察院一路赶来宫中,心中开始计算,刚搬家陛下就召见,八成是为了银子。

  奉天殿中,只有弘治皇帝一人,他走进大殿后,萧敬大步走了去,顺手还把门关上。

  让严成锦有种黑帮暗中接头的感觉。

  “臣严成锦,参见陛下。”

  弘治皇帝端着笑意:“朕听闻,你搬家了?”

  “臣惭愧,没有邀陛下庆贺乔迁之喜。”严成锦估计陛下知道了,便道:“良乡的船厂赚了五万两白银,陛下应得两万两,一会儿臣就命人送进宫。”

  “朕不想说什么银子,朕想说你的乔迁之喜。”弘治皇帝满脸笑意。

  “……”严成锦。

  陛下为了银子,连节操也不要了。

  平日那个在他心中一本正经的弘治皇帝形象,又光辉了许多。

  陛下一生节俭,不断屯银也是为了朝廷。

  “陛下,这些银子要充入内帑,还是国库?”

  充入内帑,就是放入陛下的小金库,充入国库,就是交由户部安排。

  “充入国库吧。”弘治皇帝毫不在乎。

  从宫里出来,严成锦便写了一封信,让锦衣卫送至良乡。

  船厂的银子放在衙门的库房,张贤见信会命人拨银。

  ……

  程敏政跟着韩斯门回到朝鲜。

  朝鲜举国上下感激涕零,大明陛下不仅同意册封晋城大君为国君,还派了使臣前来。

  官职为礼部右侍郎,朝鲜还未来过这么高阶的大明官员。

  程敏政望着景福宫,低矮的房屋,错落却没有顺序,广庭里连金砖都没铺,还是泥巴地。

  简直,连他在徽州的府邸都不如……

  晋城大君和慈顺大妃对他以最高的礼节相待。

  听闻大明要在汉城建一座使馆,并没有觉得不妥,给程敏政安排了一座大臣的府邸。

  “先生,这府邸就是我们今后住的地方?”梁小一问。

  “不错。”

  程敏政来到书房,准备写一封信给严成锦:贤侄,设大使馆一事顺利,倒是出兵建州一事,大臣们意见不一,恐不会轻易出兵……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