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2章 暮登天子堂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朝鲜发生什么改变,比如孕育出工业革命。

  “臣心系天下百姓,不想私藏。”

  刘健等人轻叹一口气,秘方传承下去,价值连城,此子还将它抖出来,真是……大公无私。

  “那这书找到了吗!”弘治皇帝嗔怒,朝鲜使节带走此书,令他不悦。

  牟斌忙道:“已让锦衣卫去追,昨夜离京的话,想来还没有登船。”

  “你亲自带人去!”

  牟斌领命,快步奔出东暖阁。

  “陛下,不如将这些书入库翰苑,不许坊间流传。”刘健正义谏言。

  入库宫中的藏书,严成锦并无异议,但不许坊间流传,便阻碍了大明的繁荣。

  “陛下,臣将这些书追回,并非因其是孤本,臣家中还有好十本,追回韩斯门带走的书,只是不想让其流入朝鲜。”严成锦继续道:“臣要在良乡的船厂,兴办理科,教授这些书。”

  “理科?可是理学?”李东阳疑惑。

  理学是文科……

  严成锦说的理科,正是上一世的理科,将大明的读书,分为文、理两条路。

  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有些人考到了四十多岁,也不见得能考上科举。

  可见,想考上科举,要花上所有的时间,压根没有时间顾及理科的课目。

  所以,把理科拿给书生秀才去学,在大明,是极不合理的做法。

  朝廷决定取士的,是八股文。

  读书人压根没有时间,去学这些杂学。

  并且,花一丢丢时间去学,也学不出成果来。

  想在理科上研究出成果来,也需要花费大半辈子的功夫,甚至比文科还要多。

  “臣说的理科,是研究数字的学问,同科举一样,也要考试。”严成锦道。

  弘治皇帝和李东阳等人的眼睛亮起来。

  “只不过,是设在良乡船厂和工坊的坊间考试,臣在船厂,设置了一个职务,叫工程师,只要通过理科的考试,当了工程师,一个月能拿三两银子,多则五十甚至上百两。”

  嘶~

  六部大臣倒吸一口凉气。

  一个月上百两的工钱?

  这是他们一年的俸银啊!

  弘治皇帝有种做梦般的感觉,一个月花上百两,雇一个工人,值不值?

  三十两,能在京城买一亩上好的良田。

  四两银子,就能买一头猪。

  二两银子,能买一头五十斤的羊。

  一个月收入一百两,天天大鱼大肉啊!

  “你这理科考试,可有考试的户类规定?”刘健都心动了。

  “没有,不论军户、匠户还是流民,皆能学习理科,成为工程师,考试自然也极其严厉。”

  大明的科举,还算公平。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早上还是农民,晚上就有可能当官了。

  寒门子弟,也有出头的机会。

  但大明律规定,胥吏、娼妓、皂役他们,极其子弟,不许参加科举。

  在大明,商人的地位虽然轻贱,却能参加科举。

  徐经就是最好的例子。

  徐家是江南首屈一指的大户。

  但胥吏极其子弟,却不能参加科举,唐伯虎惨,惨在断绝了子孙后代参加科举的道路。

  严成锦在船厂推行理科,胥吏子弟和贱民子弟这些人,本就不能参加科举,全心投入到理科中,没准脑子比读书人还好使。

  弘治皇帝风轻云淡:“在良乡推行了吗?”

  “还没有,过几日船厂建成,便从匠人开始。”

  弘治皇帝颔首点头,不清楚此举何为。

  并未惩罚严成锦羁押使节之罪。

  韩斯门,也下了都察院大牢。

  一日之后,牟斌将韩俊押送回来,还带回来一堆书籍。

  弘治皇帝道:“一并送到都察院,交给严成锦审问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