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5章 皆大欢喜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锦。

  朱厚照这厮,定然是对比了杨廷和和程敏政,觉得程敏政好,才这么说。

  左掖门的小道,

  张升来回踢着小道,怕有遗落的金子,抬头望向道口,“失主怎么还不来?”

  近半个时辰过去,失主难道还没发现金子丢了?

  正在这时,看见有人往这边走来,打着灯笼,似乎是太子殿下,连忙躬身:“臣张升,见过殿下。”

  “张大人好!”严成锦顿了顿,道:“下官丢失了一物,通体金黄,重得压手,有五块,不知大人瞧了没有?”

  张升冷哼一声:“怎么现在才来!本官等你拿了回府用膳呢!”

  掏出怀中的金子来,甩在严成锦手上,躬身向朱厚照告辞,背负着手,气咻咻地走了。

  朱厚照和严成锦呆若木鸡。

  “老高,怎么办?”

  “下次换十块试试。”

  严成锦暂时将张升划入待定清臣行列。

  次日早朝,霞光普照。

  弘治皇帝命内阁拟旨,升张升为礼部尚书,升秦紘为兵部尚书,调徐仁戍守宁夏边城,严恪松戍守宣府。

  严成锦松了一口气,这样一来,年关前,老爹还能回京一趟。

  那九锭金子,弘治皇帝没有要回去,此事暴露难免会引来大臣猜忌,故而肉痛了许久。

  但九錠金子试出来一个清官,弘治皇帝觉得值得。

  朝中,大臣都怕了都察院一个行事慎重的御史。

  传闻,他弹劾了刘大夏,才让刘大夏丢了部堂之位,还致仕了。

  再想想,前几日弹劾傅翰,傅翰也致仕了……

  这弹劾胜率太特么高了,惹不起!

  回到都察院,戴姗责备:“你的路,走窄了!你可知户部右侍郎与刘大夏有姻亲,刘大夏提拔的大臣也不少……”

  “下官是御史,他们有怨言,便让他们来弹劾,下官反弹就好了。”

  你还反弹?戴姗瞪大眼睛,这还是严成锦?

  傍晚,严成锦下值同王越一同回府。

  刚进门,何能便交上来一封书信,是刘大夏给他的感谢信。

  严成锦回到书房,悄悄打开:

  老夫多次以病请乞致仕,陛下都不许,这次多谢贤侄大恩!明日老夫回乡,安享天年,就此信与贤侄道别。

  “陛下的老毛病,他勤勉,便想他身边的老臣也勤勉。”许多七老八十的大臣,多次请乞致仕,他都不许。

  像王恕这样致仕的老臣,也被从老家请出来,享受九九六的福报。

  刘大夏六十三了,还有病。

  许多老臣只想留一点余生,含饴弄孙,安享晚年。

  到了嘉靖朝也一样,杨廷和权势滔天,晚年主动请乞致仕,严嵩位极人臣,同样,意外的请乞致仕。

  他们在朝中待久了,厌倦了,守着金山银山,却没时间花。

  人死了,钱还没花完,这是人生一大遗憾。

  看完信,严成锦默默地烧了。

  提起笔,立即给刘大夏回了一封信。

  锦衣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