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四十二章 重设经济大臣_清末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是升任协理大臣了,但是对于江道泉而言。是得还是失就是一件非常值得考量的事了。

  而郭龙云之所以能够拥有庞大的势力,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兼任工商部大臣,如今被剥夺了这个兼职了,他就和江道泉一样成为一个普通的协理大臣了。

  而且这还不够,每隔几天,原本人们还纳闷被免职的原财务部大臣齐宣浩会有什么下场的时候。

  林哲把原财务部的‘经济研究司’、工商部的‘工商改革司’等多个司局和内阁直属的‘经济规划室’合并。成立了全新的‘经济改革室’。

  这是一个全权负责帝国经济改革等几乎所有改革事务的权力机构,如果用后世九十年代的政治体制来形容,大体上比较类似于体`改委,主要职能是研究、协调、制导经济发展的相关事务。

  如果这么解释还不够明确的话,那简单的理解其中一项就够了。那就是这个经济改革室拥有审核、批准国家大规模项目的权力。

  而这只是他们拥有的权限之一。

  当官员们研究了这个机构后,一下子就是睁大了眼睛,这个经济改革室拥有的权限甚至还要超过当年的宫务厅经济发展委员会。

  如此一个权重的机构,甚至超过了普通的各部,而这样的一个权重机构的负责人会是谁?

  很快林哲就是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一直深得林哲信任的原财务部大臣齐宣浩。

  原财务部大臣齐宣浩被直接任命为‘督办经济改革事宜’,加赏协理大臣衔,赐伯爵爵位,加俸一年。

  后面的协理大臣衔、伯爵衔、加封一年俸禄之类的都已经足够让其他人惊掉下巴的了,而真正引起人们惊呆的还是他的差遣。

  他并没有被直接委任为经济改革室室长之类的职务,而是以圣旨的名义让他‘督办经济改革事宜’。

  凡是前面有个督办,后面还有个事宜的之类的钦命差遣,世人都有着一个称呼,即钦差大臣,如果来个通俗称呼的话,那就是‘经济大臣’。

  这种钦差大臣和内阁各部的各部大臣不同,前者是一种差遣,是拿着尚方宝剑,在职权范围内可以直接行使皇帝赋予的权限,而后者只是一个职务名称而已,并不是钦差。

  而在帝国十多年的历史里,除了外交部门的那些驻外外交官有着几个这种钦差头衔外,在国内历史上出现过三个。

  分别是海军大臣以及西征大臣,嗯,还有被早就被取消多年的经济大臣。

  其海军大臣是林哲考虑到军方里陆军的势力太大,海军过于弱小,为了扶持海军的独立性,避免海军成为陆军海战队,所以很早就是确定下来了海军大臣。这个海军大臣严格上来说和海军部总长不同,不过通常都是同一人担任。

  西征大臣,一开始则是面向湖广、云贵四川等,随着国内统一后林哲也没有撤销这个头衔,而是用到了新疆、浩罕方向。

  因为新疆和浩罕距离帝国实在过于遥远,而且处于和俄国、英国以及当地势力之中,很多事情需要当地的军政要员当机立断,因此在这个地方是特设了一个西征大臣。

  不过这个西征大臣并不是和以往一样,由军方将领担任,而是由文官担任,通常是内阁出身的高级文官担任,要不然的话,以军方将领那些人对军功的渴望,而林哲又赋予他们钦差的全权的话,这还不得天天打仗啊。

  至于经济大臣,早年是郭龙云的专属头衔,后来郭龙云入阁也就取消了,而现在林哲却是重设经济大臣的职务,而且权限之高还超过当年的郭龙云时代。

  这透露出来的是什么信号?

  第一个信号就是林哲对经济发展依旧是保持着高度关注,第二个信号就是林哲想要在内阁里扶持出第四方的势力。

  换句话说也可以是郭龙云以及江道泉已经是让林哲有所不满。(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