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八十二章 新舰招标_清末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管外部如何变化,有什么威胁或者去争夺什么利益,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帝国如果实力不够,根本就谈不上和俄国,英国争夺什么利益。

  因此,不管什么时候,帝国自身的发展始终是帝国的头等要务。

  这从帝国的财政预算分配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两年虽然帝国进行了不少战争,但是军费始终没能够获得大幅度的增长,甚至在总体比例上还呈现持续下降的模式。

  这两年,帝国的军费都是保持在百分之二十七左右的规模,哪怕是海军要提出建造万吨巨舰,也能够让军费的比例跨过百分之三十这个关卡。

  如此也就说明,帝国始终把主要的资源都投入到了内政建设中。

  别看这几年帝国对外的动作频繁,但实际上帝国一直都没有大部分的力量投入到对外战争中,而这也不是帝国的特例,美国,法国和普鲁士都是如此。

  美国结束内战后,也就是在夏威夷那边和帝国打了一场,但是美国很快就是把所有的力量都投入到了内部建设中来,并加速了太平洋铁路的施工。

  法国在五六十年代也是对外战争非常频繁,从克里米亚战争,再到法意奥战争,越南战争、现在的法国人还在美洲和墨西哥人打着呢。

  然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法国人的主要精力依旧是放在了工业革命里,二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法国的工业总产值增加了两倍。其具有代表性的煤炭产量,增加了十倍。铁产量增加了三倍多,原钢产量增加了九倍之多。铁路里程从一千多公里增加到一万五千多公里。

  如此也可以看出,在这二三十年里,工业革命才是主旋律,各国之间的战争虽然频繁,但是并没有影响到各国的工业发展。

  帝国的整体情况和法国、普鲁士是非常类似的,虽然进行改革的时间要晚一些,但是在林哲的全力推动下,全国上下都是进行全面的改革,这种改革包括教育、工业、商业为主。至于政治改革,这倒是算不上,因为帝国的政治制度本来就是全新建立的,直接打破了前清的模式,所以谈不上改革。

  这些改革,最后都有一个同样的目标,那就是实现工业革命!

  而是否实现了工业革命,这其实是一个没有具体标准的说法,但是在各方面的主要工业数据至少要能够追上现在的主流工业国家。

  和英国就不要比了。这个年代的英国太变态,和它是属于找虐,如果以其他国家相比的话,欧洲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比利时等国家不是已经没落就是国家本来就太小,并不具备完成工业化。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他们在当代已经不能算是一流列强。甚至二流都挤不进去,只能沦为三流。

  意大利、奥地利、俄国这三个国家都各自有所缺陷。部分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