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六章 文化侵入和融合_清末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及后装步枪以及大炮以及战舰,那可都是非常典型的外来产物。

  由此可见,从一开始中华军就已经是和外来的西方文明有了密集的接触!

  帝国成立后。就更是加速了对西方文明,尤其是其科学文明的引进,1857年就向欧洲派遣了第一批官费留学生,而且在发展工商业的时候。也是大力引进西方的机械设备以及技术人才。

  要知道,早期上海商贸区里的各大工厂里,基本上从事中高级技术工人的清一色的是高薪聘请的洋人。也只有这几年帝国的新式高等教育逐步成型后,培养出来了自身的高等技术人才后。华人的身影才是逐渐出现在一些高技术岗位上,但哪怕是到了1864年的今天。洋人工程师依旧在帝国的各大工厂里非常活跃,比如说皇家武器公司里的林德机械厂里,就是存在大量的洋人工程师,当初负责1858年型林德步枪的设计师,其实也是洋人。

  对于这些在华工作的工程师以及那些学校的讲师们,帝国是采用了非常大力度的优待措施,其中体现最明显的就是积极拉拢这些高端技术人才加入帝国国籍了。

  这个时代里,民族主义尽管已经萌芽,但是还不是主流,普通人对民族和国家的概念并没有太过深刻的依赖,这个时代里,移民潮尚未过去,而且普通人也不排斥移民。

  在这种的大环境下,尤其是还有着汉特?威廉的例子在前,一个金发碧眼的洋人都能够在帝国军方身居高位,成为一名陆军中将,获得贵族头衔,这就是充分表明了帝国对人才的态度是不分国籍和民族。

  这无疑给部分想要在华长期工作定局的洋人很大的信心。

  这几年里,虽然总量不算多,但是每年都会有上数十人主动申请加入帝国国籍并获得批准,尽管这个人数看上去并不多,但是你要知道,这些神情加入帝国国际并获得批准的人,他们都有共同的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是高端人才,不是那些工厂里的工程师就是学校里的教授、讲师。

  这些人才的加入对于高端人才极其紧缺的帝国而言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当然了,帝国也不是什么洋人都要的,那些身无一长之物,明显是想要到远东冒险发财的流浪者就是不可能立即获得申请国籍的批准,他们顶多能够获得一份居住证而已。

  而一些普通洋人,虽然不是什么高端的人才,但是如果在华住够一定年限,并遵法守纪,为帝国贡献了一定的税收,创造了一定的工作岗位,那么也能够获得国籍,只是难度要大得多而已。

  不管什么时代,那些便捷的优惠条件面对的都不会是普通人。

  毕竟帝国需求的可不是普通洋人,而是那些掌握着高端学识和技术的人才,其他人等对于帝国都没有什么大的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