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八十四章 薛焕入阁_清末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司司长赵高龄就挺倒霉的。他只是看这么多人上书请求立储,他也是跟风上了一道折子,不过他也没说立储。而是说帝国不可一日无本,恭请皇上早日确定国本。然而就是因为这一道折子就被贬为贵州某下等府知府。

  离开京师前往贵州的时候,他是把肠子都悔青了。他也不是不知道前几年那些凡是敢在立储事务上有所建言的官员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但是当时他是觉得前几年皇上之所以不立储,是因为倾向于嫡长继承制,现在皇后产下一子后,那么立储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可惜的是,他猜错了!

  而政治这东西,一旦错了一步,那么前方就只剩下万丈深渊了,而且是属于那种不跳也得跳的那种。

  1864年初的那半个月里,帝国政坛因为立储风波掀起了剧烈的变动!

  短短十天不到的时间里,内阁总理大臣毕余同被革职,工商部协办大臣洪伯北被贬,另外有多名各部司局以上的官员或被革职或被贬外地方。

  然而这还没有结束,受到同僚,属下等被革职,贬职官员的影响,其他一些高级官员也是被殃及池鱼。

  政治斗争永远都是不是单独的,而是一打一大片的那种,这毕余同被革职,洪伯北被贬低,连带着这一派系的官员也是倒霉了起来,就算林哲自己不动手,但是他们的政治对手,比如郭龙云,江道泉他们就不会放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机会。

  1864年的一月份,帝国政坛持续震荡,一个月里,有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司级以上的官员有被影响到,或是被调动职务,或是被贬职,革职等,另外帝国地方各省里的一把手,也就是各省巡抚也有所变动,其中影响最大的不外乎就是江苏巡抚薛焕入阁。

  随着总理大臣毕余同的去职,帝国也不能一直没有总理大臣,所以一月六号,江苏巡抚薛焕就是奉旨进京,随后其以原‘内阁协理大臣’的身份署理内阁事务。

  一月二十五号,帝林哲授其伯爵爵位,赐宅一座,特制马车一辆以及其他各式赏赐,次日也就是二十六号,委任其为帝国总理大臣。

  薛焕最终被授予帝国总理大臣一职,也就代表着闹的轰轰烈烈政治动荡落下了帷幕!

  在这场持续了一个月的政治动荡中,以往毕余同多年积累的政治派系势力几乎被横扫一空,和毕余同交好以及毕余同往年的下属们大多都是被踢出了政治中心,而这群人其实并不少,仅仅是司长,布政使以上的官员就有二十几个,其中仅仅是巡抚就有三个。

  毕余同的政治派系被彻底消灭干净后,江道泉、郭龙云,薛焕等人的政治派系是把腾出来的政治利益全部给吞了下去。

  其中获利最大的自然是久居地方的薛焕。

  不过争夺内阁总理大臣这个位置的时候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