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六章 海河工业区_清末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采。

  辽阳省的一些已经发现有丰厚矿产的地区已经是陆续出现了小规模的矿场。

  只不过受限于当地人口数量,市场以及交通等因素,这些矿产资源暂时都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开发。

  但是帝国开发东北地区的意愿和计划是举国皆知,所以不管是现有的三大矿务公司以及那些中小矿务公司眼睁睁的盯着东北地区,就连其他的相关行业的从业者们也是顶着东北地区。

  只要条件成熟。那么大量的资本就会蜂拥而入。

  北方草原,西北地区以及东北三省,这三个地区的前两个主要是处于国防考虑,移民是为了巩固帝国在这些地区的控制力度。然而在东北地区则是不存在什么民族、分裂、独立、叛乱等诸多问题,其主要问题是和俄国的边境冲突,而这种冲突目前主要集中在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地区。

  帝国向东北大规模移民。主要还是为了开发东北平原,试图把东北平原打造为一个粮仓以及重工业基地。

  移民屯垦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如果不出现巨大的变化,那么帝国对边地的移民措施有可能持续十年甚至更久。

  除了移民事务外。国内的诸多事务也需要林哲花费精力进行处理。

  比如手中这份内阁工商部那边关于进一步增加广州、天津两大工业区的投入报告书。

  报告书上称,为了进一步增加广州、天津这两个城市的工业发展速度,改善等地的投资环境等,拟定了在1862年度对这两座城市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其基建设施主要分为港口、港口通往工业区的主要道路、以及珠江下游的河道休整、天津和北平之间的运河休整等。

  此外还有唐山滦州到天津的铁路计划等!

  这些计划的投资规模都是比较大的,随随便便都是好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而这些基础建设如果仅仅是依靠当地的财政力量是很难完成的,所以就需要中央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

  毕竟不是每个地区都和上海一样有着强大的自我造血功能,本身就拥有极强的地方财政能力的。

  上海可以自行拿出好几百万来完成北岸工业区的初期建设,自行出资完成黄浦江沿岸的港口建设,自行完成主要的道路桥梁建设,完全不用中央财政的扶持。

  但是其他地方都很难办到这一点了,那些内陆的二三线城市就不用说了,即便是广州、天津、苏州、杭州、北平这些大型城市,其自身的地方财政收入也是很难打造出一个大型工业城市来的。

  毕竟打造一个工业城市,不仅仅是说划出一片土地来,然后挂个工业区的牌子就行的。要想吸引资本入驻,那么地方政府还需要解决诸多的问题。

  比如说港口设施。内河运输、港口到工业区的陆上交通等,然后如何保障工业区发展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