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六十一章 谈判中的战争_清末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控制包括关税自主,洋人来华必须遵守中华帝国的法律。

  从这方面来说,关于通商港口一事上,也是中华帝国和英法两国的谈判过程中最容易达成相关协议的一个子项目了。

  可惜的是,中华帝国虽然承诺可以开放更多的通商港口,但是却有着一系列的附属条件,而那些条件就是关税自主以及其他乱七八糟的条件了。

  这么大的一个谈判,是不可能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单独谈的,往往都是一揽子计划,把一些容易的,困难的条件都混合在一起谈,你要么一起接受,要么就是全部拒绝,是不可能说只接受其中一部分,但是拒绝另外一部分的。

  所以如果不是形势特别危机的话,一般所谓的国际谈判都是一场马拉松比赛,耗时长的同时也能够把人折腾的筋疲力尽。

  而就在宋向堂和包令在上海进行谈判的时候,经过将近两个月的连续行军,徐言青也是率领第二军的部分兵力顺利进抵广东珠三角一带。

  进入广东的第二军有其主力第二师、另外尚有第十一步兵师的两个步兵团,至于第十一步兵师的另外一个步兵团则是留守在福州。

  而后续这个步兵团将会和福建现有的三个新编的步兵营一起,组建中华军的首支混成旅,即皇家陆军第一混成旅,后续负责福建全省的防务。

  进入广东后,第二军在十月下旬先是派遣了第二师尝试性的从宝安县朝香港发起进攻,但是在明溪(深圳河)被英法联军中的舰队炮击所阻拦,尝试着从明溪渡江的一个步兵营损失惨重,至少伤亡了两百余人。

  后来徐言青又是得知英法联军已经明溪南岸构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

  考虑到敌军有着大量的舰炮火力支援,同时又有着完善的防御工事作为支撑,而自家兵力也就一万五千人左右,所以徐言青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试探渡河进攻后停下了进攻,而后迅速掉头北上前往广州而去。

  这香港是硬骨头不好啃,但是不代表广州也是啊!

  第二军一万五千多人北上后,一路横扫了数个英法联军的外围驻点,然后和增城方向的第三军成功汇合,紧接着两军西进广州。

  十月二十九号,第二军和第三军一共将近三万人对广州发起了首次大规模的反攻!

  英法联军除了原来驻防广州的三千余人外,另外紧急从香港抽调了两千多兵力利用船只运输增援广州。

  双方激战四天后,第二军之第二师从北城门率先攻入广州内城,并和英法联军在内城发生了残酷的争夺战,次日第二军和第三军主力齐汇广州内城,通过绝对的兵力优势把内城中的英法联军驱赶到了外城。

  此时,英法联军已经是死伤近千,当然了作为进攻方的第二军和第三军也损失较大,前后损失已经将近两千人。

  内城失守后,残余的三千多英法联军退守广州外城。

  攻占内城后,中华军没有停下步伐,而是继续向南方的外城发起了进攻。(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