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一章 改革和挣扎_清末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史上的满清在其后期的统治生涯里,最关注的就是编练新军的。从太平天国时期的湘军、淮军,然后再到练军、防军,然后再到定武军、新建陆军,可以说满清在最后半个世纪的生命里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军事改革的步伐。而每一次遭遇失败后总会掀起一番改革的高潮。

  只是他们总是等到失败以后才会去改革,而在失败之前却是对所有问题视而不见。

  如今这个时空的满清同样如此,在南方遭遇了连续的军事溃败后。满清自始至终都是保持着极为高效的各种改革,试图延续自己的政治生命。

  科举教育上。他们在不久前举办了首场‘经济特科’,效仿中华帝国改革科举。录取了超过百名经济特科进士,同时开办了京师学堂、将弁学堂等。

  经济上,他们继续推广厘金制度,同样还试图仿效中华帝国办洋务,当然了,现在他们的洋务只局限在国防工业上,其中最为明显的代表就是天津机器局、湖南机器局这两大兵工厂了,其中的天津机器局创办三年来,已经成为了满清北方军队的重要军械来源,供应了几乎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枪炮以及相关弹药。

  其早期的技术能力虽然还停留在传统的手工作坊,只是简单应用少许机械,但是去年下半年开始英法联军和中华军爆发全面的军事冲突后,英法联军已经是放开了对满清的各种封锁,而为了能够从洋人手中获得至关重要的洋枪样炮以及各种机械设备。

  满清甚至是主动开放了天津作为通商港口。

  满清和英法等国重新建立贸易后,天津机器局是购入了一大批机械设备,同时还聘请洋人技师。

  由此天津机器局的产能以及技术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其生产的燧发枪已经性能稳定,而且产量相当高。

  同时他们还在尝试着仿制米尼步枪,而且有意思的是,其仿制的对象并不是外国的米尼步枪,而是中华军现役的1856年型林德步枪,甚至已经是小批量生产了一部分样枪,可惜产能还是太小。

  为了编练更多的新军,为了获得更先进更多的武器,满清也是从去年开始重新从洋人手中购入洋枪样炮。

  其中购入最多的自然就是被英国人当成了库存倾销的褐贝斯滑膛步枪了,这个洋枪虽然和满清自造的燧发枪一样都是滑膛步枪,但是人家好歹还是用火帽的击发步枪,点火成功高很多。

  此外他们也是通过那些神通广大的军火商购入了一批1853年型恩菲尔德步枪,只是数量不多,只有几千支而已,这倒不是满清没钱买,而是人家英国人一时间拿不出更多的现货来了。

  英国自己都在和中华军进行着战争,而且还在印度忙着镇压起义,对新式军械的数量要求是相当多的。因此英国军用兵工厂生产的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