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四十九章 善于挖掘人才的天才_规则系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就他了!”

  赵奕马上给许超发了个信息,“超哥,我正打算创业,有兴趣不?”

  ……

  燕华大学,智能与自动化实验室。

  这座新建的实验室,领头人是刘光佐教授,他是燕华大学研究生院科研处处长,兼任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自动化学会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委员,Transaction-on-Intelligence-Technology期刊主编,等等。

  刘光佐能有这么多头衔,科研能力肯定不会差。

  他长期从事计算机视觉听觉、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和产业化工作,承担过10余项国家863课题、973课题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发表过100余篇学术论文进入SCI/EI检索。

  当然获得国内外相关奖项也是少不了的。

  这样一个优秀的领头人,就足以带起一座重点实验室,刘光佐和另外一位教授,长期从事国家项目相关工作。

  信息学员副院长罗智金,就是实验室的‘第三号’教授。

  罗智金对自己的科研能力,也有非常清醒的认识,他比不上前‘两号’教授,就干脆做一些宣传、拉赞助、招人才等工作,实验室除了特殊的项目以外,整体的财政都是由他来负责得。

  负责这一块是很头疼的。

  智能与自动化实验室是计算机类的实验室,同样有大部分计算机实验室的问题。

  其他两位教授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国家分配的项目,项目进度一直都很不错,以此也能保住‘重点’的地位,出了比较大的成果,还有机会往上升一下,但做国家的项目只能获得基础的拨款,实验室想要发展需要更多的资金,就必须做一些商业的项目。

  罗智金就在做商业的项目。

  他不像是曾文俊那样,想一口吃个胖子,对科研还是比较了解的,基本只是接一些小的项目,直接自己带队去搞研发。

  许超是罗智金的得意干将。

  许超博士毕业没两年时间,来实验室的时间也不长,但罗智金发现许超的能力,比自己也差不了多少,欠缺的就是知识广度、经验以及管理能力。

  罗智金对许超非常的器重,他让许超接触核心的东西,还顺带许诺说,“等完成了这个项目,你就去发表相关的论文。积累积累,过两年你就能评上副教授了。”

  “好好干!”

  “你还年轻,年轻人就应该多拼,你是所里最有潜力的!”

  许超重重地点头,就继续加班工作。

  罗智金回办公室冲了杯茶,偷个闲休息的时候,突然想到了赵奕,赵奕绝对是个计算机的天才,还没有上大学就能独自发明算法,进入燕华大学以后,也许本科生阶段,就能有相当优秀的水平。

  到时候,实验室又会多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