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节 第一天就打架_回流40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卢利回忆起来的这件事,也和其父卢建国有关,83年的时候,卢建国拿到了珍贵的成人夜校的毕业证书——相当于大专学历,转过年来,也就是1984年,《今晚报》社成立,面向社会招聘编辑、记者,事业编制,首要条件是必须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据卢利知道,报名开始之后,《津门日报》报社所在地(当时两家报社在一起办公)门可罗雀,根本没有人认可这家新出的晚报,更没有人把这个什么事业编制放在心上——在这个时代,事业编制是没有奖金的,虽然只是2—5元钱的差距,但也足以令无数人裹足不前了。但卢建国却不在此列。

  他是个有着浓郁文青气质的男人,虽然在机械厂已经做到了销售部的副主管,领导更是表示,只要他不走,等主管王麻子退休,马上提拔他做销售部一把手,但卢建国铁了心要走,甚至单位威胁他要扣留档案也不改初衷,最终得以成行,这也成为卢建国平生最得意的事情之一,不但因为满足了自己最喜好舞文弄墨的爱好,更因为这一次的机缘巧合,让他跳出了企业这个泥潭!

  卢利那时候很小,也不知道什么企业、事业的区别,唯一值得他开心的,就是每天有免费的报纸看,到87年的时候,报纸上刊登了一份采访,标题什么的忘记了,内容还大约记得,是采访一个港商,北上首都,想打开市场,至于产品,是来自加拿大的一种色拉油,清冽如水,无色无味,其质量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油产品。

  但等他到了首都,碰了一鼻子灰,港商不死心,又坐火车来到不远处的津门,当时是1982年的7月,照例是没有任何人搭理他,在津门呆了半个月时间,灰心失望的一路南下去了。

  这篇报道中,有一个细节,让卢利印象深刻,他说,‘7月3日那天上午10点钟,他带着的一桶样品油,仿佛沉重了十倍之多!坐在二商局办公楼前的台阶上,溜溜等了一个半小时,却换不来和局长大人面谈一次的机会!’

  记得看这篇报道的时候,他觉得这个港商挺可怜的,那个劳什子局长真可恶,这不是欺负人吗?后来他才明白,并不是国内不需要这样的好油,也不是京津两地的官员故意给他脸色看,实在是国情使然。

  若他是带着钱来投资的,保证不等他越过长江,就被江南各省的官员以种种名目拦阻下来了;反之,像他这样,想从大陆捞一把的,自然没人愿意搭理他了,更何况,他赚的钱,是要换成宝贵的港币外汇带出国境的,这种情况,怎么能接受?

  也不必说他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港商,就是换做包船王、霍老爷子,也是不能答应的——珍贵的外汇我们自己还不够花的呢,岂能白白给你?粗榨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