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43节 初步生产_回流40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顺带!”

  后半句话他是用汉语说的,引得王万重几个一阵轻笑。

  卢利又找来纸笔,画出了一个铝制铆钉的式样图,在旁边写下两个英文字母:ai。

  给早稻田几个看过,然后继续比划,告知对方该如何使用;早稻田偏着头,也不知道他听懂了没有,半晌,指了指那个ai符号,也写下两个英语字母fe,然后摇摇手。

  这一次,卢利看明白了,他担心的是铝制铆钉和彩钢板不能很好的贴合,不同金属之间,确实是会存在这样的问题的:“不不不不不,”他用仅会的日语写下一句话:“大丈夫!”

  早稻田看明白了,也知道了他的意思,两个人相视一笑,张嘴说了几个音节,故意把语速放得特别慢,然后又指着大丈夫几个字,重复了一遍:“明白了,我明白!”卢利重重点头,学着说了一遍。

  卢利像是呀呀学语的孩子一般,跟着早稻田说了几句,一直到周围的几个泥轰人笑呵呵的点点头,早稻田才算放过他,经过这么一件小事,卢利可以知道早稻田的性格,绝对是一丝不苟,有任何细微的错误也不肯放过的。

  铁制楼梯上脚步响起,张耀元走了下来:“中岛桑说,他一会儿就到——你们在聊什么呢?”

  卢利脑筋一动,既然早晚要学习日语,就从现在开始吧,有早稻田这样一个严厉的老师倒也不坏:“张桑,等一会儿我尽量用我会的日语和他们沟通,实在不行的,您再翻译。”

  张耀元噗嗤一笑:“怎么,小卢桑这就要开始了吗?”

  “开始吧,早晚得有这么一天的,那么,早稻田桑,我们开始?”

  “…………”

  “我是说,我们继续?”

  早稻田点点头,几个人又聚拢过来,开始研究。把两块卡槽拿来手中,通过滑轨连接到一起,然后有人取来明胶涂抹在内层,很快的,明胶干涸,上下提拉几次,两块卡槽纹丝不动,表面上看起来,是没有任何问题了,“对了,两侧的卡槽怎么办?”

  早稻田也有点傻了眼,可不是吗,光想着上下的卡槽了,两侧的怎么办?他们用的是滑轨设计,也就是说,凸出来的一边的尺寸的加大的,必须从边沿,顺着导轨推进去,然后连接到一起,而两侧也要用到导轨,则势必不可能再使用这样的设计了。

  “零配合吧,然后这样……”卢利找出一根木板,在上面画了一根线,然后开动电锯,平直的将其分割成两半,宽度正好和卡槽吻合,将木条垫在上面,做了个敲击的手势。

  早稻田立刻明白,拿过木条和卡槽在手中比划的一下,满意的点点头:“呦西!”然后抄起榔头,敲开两块连接在一起的卡槽,一边比划,一边用日语哇啦哇啦的说了一通,众人纷纷点头,哄然而散了。

  中午饭是在江古田第一机械长吃的,在最早的时候,工人很少,千关的母亲每天都会做好了饭,大家一起吃,后来工人逐渐增多,就有些坚持不住了。大家大多是带便当,饭团、咸菜、咸鱼什么的。

  泥轰人吃饭,在华国人看来是很节俭的,节俭得都有些吝啬了,不但很少蔬菜,饭量也很少,给人的感觉是这点饭,怎么够吃啊?而实际上,泥轰人的长寿,也和他们少而精的饭菜用量有关。

  卢利几个人没有在厂子里用餐,而是到了外面,找了一家拉面馆,点了一份乌冬面,低头大吃了起来。卢利忙了一个早上,也真有些饿了,要了一份鸡米饭,要了两个炸猪排,又要了一个乌冬面,竟是吃得干干净净!

  “好家伙,可真是饿坏了。”

  “可不是吗?一早起来就没挪窝!”王万重笑呵呵的打趣道:“对了,小小,你怎么会机械操作的?”

  “我爸爸就在机械厂上班,我见过——像我这样的天才儿童,只要看一眼,还有什么学不会的?对了,张桑,我的日语怎么样,进步大吗?”

  “大,比我儿子强多了。顺便说一声,他今年4岁。”

  “哈哈哈哈哈!”小小的拉面馆里,响起一阵哄堂大笑声。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