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六章 如流星一般消失的作家_民国大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人物,而高鹗也没有续写红楼梦,红楼梦是完整的。

  所以说,在研究上,各持己见是很常见的现象。

  林子轩没打算写一本让各方都信服的红学专著,除非他能穿越到曹雪芹的时代,亲眼看着曹雪芹写书,然后记录下证据来。

  即便如此,也很难让所有人都满意。

  他打算沿着考据派的道路走下去,以后世周汝倡出版的红楼梦新证为基础,加上一些其他人的研究成果,汇成自己的讲课内容。

  周汝倡算是红学研究的大家了,是考据派的集大成者。

  林子轩只要在大方向上不出错,有了脑海里的记忆,在大学里讲讲红楼梦还是没问题的,反正就是应付一下差事。

  因为比较忙,他准备每周到复旦大学讲一节课,算是学生的选修课。

  在他搜集资料备课的时候,寻秦记的连载结束了。

  作为穿越小说的鼻祖,寻秦记刚开始倒是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但后来就沦为了消遣小说,这和它的内容有关系。

  说到底,它就是一本爽文。

  除了穿越这个噱头外,并没有太大的价值,无法得到文坛主流势力的认可,就连鸳鸯蝴蝶派的小说也大有不如。

  毕竟,在上海,鸳鸯蝴蝶派的小说是主流。

  当寻秦记的新鲜感过去,就只能吸引一批固定的读者了,这批读者正是通俗小说周报的订阅用户。

  寻秦记的结尾处,项少龙和秦始皇反目成仇,只好远走北方草原。

  在这里埋下了一个伏笔,那就是项少龙的孩子改名字叫做“项羽”。

  虽然小说结束了,但读者看到这个结局,认为应该会有续集,讲述项羽推翻秦朝的故事,这种设定想想还是很吸引人的。

  然而,通俗小说周报上刊登了作者黄毅的声明。

  作者因为生活上的原因,就此封笔,不再写小说了。

  这份声明引起了读者的议论,纷纷写信给报社,要求一个说法。

  能有什么说法,就是林子轩不想再用这个笔名写下去了,你说大唐双龙传,拜托,那有好几百万字,他要写到什么时候。

  而且,大唐双龙传写到最后明显是把握不住了,不得不匆匆结尾。

  林子轩想写的是开创性的题材,大唐双龙传除了字数多,不具备开宗立派的特征。

  他不打算写这类小说了,所以就让黄毅这个笔名彻底消失吧。

  于是,黄毅这位只写过一部小说就不见踪影的作家成为一个谜团,让读者们惋惜不已。

  平禁亚觉得很是可惜,这个笔名有固定的读者群,完全可以找人代写类似的小说赚钱,这样放弃太过浪费资源了。

  不过他了解林子轩的性格,知道这位大老板是不差钱的主,只能尽快出版寻秦记,赚取最后的利润。

  平禁亚并没有说对,林子轩不是不差钱,而是需要很多钱。

  无论是拍电影,建设摄影棚,还是收购戏院都是要花钱的,想要在和冯敬尧的合作中占据主动,就要投入大笔的资金。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