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八章 一花独放不是春_民国大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反正这四句提纲挈领,意思表达到了就行了,他没有继续写下去。

  郭沫偌还说林子轩的诗作在形式上不够自由解放。

  林子轩找了找,还别说,他看过的诗歌中真的没有像郭沫偌那样自由奔放的诗作,这种奔放流的自由诗体可能就是他独一份了。

  不过带有浪漫主义情怀的倒还有几首,其中余光仲的寻李白无疑是经典之作。

  寻李白的外部结构自由而严谨,造句、建节与成篇都比较自由舒展,正是自由诗体,而且想象力奇特,天马行空,超逸绝然,意境宏浑壮美,有太白遗风。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这无疑是全诗最光彩照人的笔墨,和郭沫偌的女神体有的一拼。

  写完这四首诗,林子轩又写了一篇新诗评论,叫做一花独放不是春。

  在新诗创作中,单一形式和风格不能算是新诗的繁荣,只有不同风格的新诗共同发展才算是新诗的兴盛。

  不要用自己的创作风格来评判其他人的新诗创作,那不叫诗人,而是诗霸。

  我们的诗坛不需要诗霸,只要自由的发展就好了。

  林子轩给郭沫偌套上了一个“诗霸”的头衔,估计够他受的。

  林晓玲此时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她知道哥哥有才华,又写诗,又创作歌曲,还拍摄电影,可以前没有亲眼见过。

  现在看到哥哥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写了四首诗,一篇评论,感觉不太真实。

  写诗真的那么容易么,怎么像是喝白开水一样。

  林晓玲摇了摇头,算了,不考虑这么深刻的问题了,还是赶紧把哥哥的稿子寄出去,给郭沫偌狠狠的一击。

  林子轩的诗作和评论被寄到了学灯编辑部,这是林子轩第一次对新诗之争做出回应。

  学灯此时的主编是郑震铎,他是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

  这牵扯到了研究会和创造社之间的矛盾,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去年学灯的“双十节增刊”中,郭沫偌不满周作仁和鲁讯排在他的前面而写信给当时学灯的主编李时岑抱怨。

  这本来是私下的信件来往,不过被李时岑刊登到他主编的民铎杂志上,弄的众人皆知,引起了鲁讯和周作仁的不满。

  鲁讯在1921年8月29日写给周作仁的信中表示“又云郭沫偌在上海编创造,我近来大看不起沫偌田汗之流。又云东京留学生中,亦有喝加菲而自称颓废派者,可笑也。”

  这或许就是研究会和创造社之间矛盾的起源。

  郑震铎是研究会的成员,而林子轩的诗歌是周作仁推荐发表到北大新潮杂志上的,林子轩已经被归于研究会这一系的作家之列。

  相对于郭沫偌,林子轩算是自己人。

  看到林子轩对于郭沫偌的反击,特别是提到“诗霸”这个词,郑震铎不由得抚掌大笑。

  第二日,林子轩的诗作和评论就刊登在了学灯上,还附有主编的推荐语。

  自然是偏向林子轩这一边的。

  由此关于新诗的争论进入了白热化的境地。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