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三章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_民国大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轩看着阮玲钰此时的模样。不由得想起了一部电影。

  随着江苏军阀和浙江军阀之间的战争即将打响,进入租界的人越来越多,虽然工厂的生意受到影响,但娱乐行业却意外的红火起来。

  特别是电影行业,进戏院看电影消磨时间的人逐日增加。

  这其实很好理解,这些在租界避难的人整日无所事事,听戏看电影无疑是最好的消遣。

  明星电影公司推出了新的西游记系列,《射雕英雄传》放映了第二部,还有郑证秋拍摄的《孤儿救祖记》等都获得了成功。

  孟晓冬的名声如日中天,她在电影中把黄蓉演的活灵活现。成为黄蓉的代名词。

  郭靖这个角色在电影中并不出彩,比较木讷和笨拙,远没有黄蓉受到欢迎。

  或许是知道林子轩和孟晓冬的关系,拍摄《射雕英雄传》的导演自然知道应该倾向于谁。只要多给几个正面特写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郑证秋自编自导的《孤儿救祖记》使用了童星但二春,是一部反映现实的电影。

  他认为电影应担负起改良社会,教化民风的使命,因而他编剧的电影强调道德教化,关注现实问题,注重社会的内涵。

  这类的电影一般被称为社会片。

  当初在话剧界的时候就是如此。张时川是怎么赚钱怎么来,郑证秋则是想兼顾商业和艺术,自然不是张时川的对手。

  林子轩支持郑证秋,反正他有很多能赚钱的电影,郑证秋负责电影公司的好口碑就行了。

  他不担心明星电影公司在国内的状况,他想的是如何打开欧美市场。

  被他寄予厚望的《大闹天宫》在美国的放映并不算成功。

  电影非常受美国华人的欢迎,而美国人却只是看个稀奇,并不怎么懂的这个故事。

  按照美国的习惯,林子轩把片名改成“一只猴子挑战众神的故事”,但电影中的神明和美国人心目中的神反差太大,他们接受不了。

  中国的神太过于人性化了,和人间的区别不大,没有神秘感和恐惧感。

  美国人心目中的神是长着翅膀的天使和在地狱中的撒旦,这两者都不会举行蟠桃宴会,而是收割人的灵魂,这样才是神秘而强大的神灵。

  他们不认为被一只猴子随便欺负的阎王爷是撒旦大魔王,反差太大了。

  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至于明星电影公司的其他电影,效果差不多,美国人只是抱着猎奇的心态看中国电影,却没有文化上的认同感。

  虽然赚了不少美元,但没有达到林子轩的预期,他主要是想传播中国文化。

  按照彼得逊律师的说法,电影想要在美国获得成功,就要寻找两个国家文化的共同点。

  他特意提到《上海假日》那部电影,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作为美国人的他也能看懂,还被深深的感动,这才是真正好的电影。

  林子轩对此哭笑不得。

  《上海假日》本来就是来自《罗马假日》,是按照美国人的思维习惯写的故事,自然能得到美国人的认同,看来还是要抄袭西方的经典电影才行。

  他准备先打开欧美的电影市场,再来讲传播中国文化的事情。

  他看到阮玲钰落寞的小模样,就想拍摄一部电影。

  讲述一位名做李昂的上海滩职业杀手和一位叫做马蒂娜的十二岁女孩之间发生的故事。(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