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一章 泰戈尔在上海_民国大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尔后一直很激动,就像是后世的小粉丝见到天皇巨星一样。

  对于泰戈尔的询问,他自然是知无不言。

  他还把林子轩的几篇诗歌用英文朗诵了出来,不得不说,英文版本的诗歌缺少了东方语言的神韵,听起来并不怎么样。

  泰戈尔在意的是林子轩写了在美国畅销的小说。

  只可惜写的都是以美国为背景的故事,并不是中国的传统文学,但这也说明了林子轩对于西方社会的了解。

  而且。林子轩在中国文化界的地位不低,或许会理解他的主张。

  他觉得可以和那位年轻人好好谈一谈。

  下午五点钟,泰戈尔在徐至摩等人的陪同下,来到了位于上海西南的龙华赏花。

  那里有龙华寺、龙华塔等名胜,附近农家多种植桃花,风景绝佳。

  第二天下午,泰戈尔先到闸北一家寺院出席印度人为他举办的欢迎会。

  随后,由上海自治学院、讲学社、中国公学、文学研究会等四个团体发起,在公共租界的慕尔鸣路37号张军劢的住所举行欢迎泰戈尔的茶话会。

  这次活动安排在室外举行。

  在张宅的草坪上,正中央安置了一张红绒沙发。这是泰戈尔的位置,其他来宾坐在前排的凳子上,因为又来了不少学生,没有足够的位置。只得坐在草地上。

  泰戈尔进行了来到上海后的第一次演讲。

  晚上的时候,徐至摩把林子轩带到了沧州别墅,和泰戈尔进行了半个小时的交谈。

  泰戈尔在交谈中推销自己的主张,谈了他对于东方文化的看法,认为只有复兴东方文化,像是印度和中国这样的古国才有出路。一味的模仿西方社会不会成功。

  林子轩欢迎泰戈尔的到来。

  只是他很想告诉这位印度诗人在目前中国这种大环境下,这种主张注定会遭到冷遇。

  就算是梁启朝和徐至摩也只是借助泰戈尔为自己造势,而不是真的就相信他的主张。

  两人的交谈不是很顺利。

  林子轩重视东方的传统文化,却不愿意为泰戈尔的主张摇旗呐喊。

  在这个时代的中国,一个较为扭曲的观点是宣传传统文化就是开历史倒车,会受到批判。

  如果林子轩不遗余力的鼓吹泰戈尔的东方文化复兴,肯定会吸引批评者的火力,泰戈尔可以回到印度去,他还要留在中国继续生活。

  “又一个信奉西方思想的青年。”林子轩走后,泰戈尔颇为失望的说道。

  接下来,徐至摩带着泰戈尔前往杭州游览西湖美景。

  从杭州回到上海后,4月18日下午,商务印书馆、《申报》等机构,以及印度、西方人士共1200余人,借宝山路商务印书馆的图书馆会议室,为泰戈尔举行盛大的欢迎会。

  泰戈尔身着黑色长袍,戴着红帽,走了出来进行演说。

  他演说的内容不是诗歌,而是《东方文明的危机》。

  他为上海的工业文明和城市化担忧,他认为,在上海,由于西方物质文明的引入,已经看不到丝毫的中国文化精神。

  演讲结束,众人在北京路功德林素菜馆设宴,宴请泰戈尔。

  功德林素菜馆是上海最大的一家素菜馆,很多社会名流迎来送往都会选在功德林。

  宴后有代表为泰戈尔演唱了京剧,弹奏了古琴。

  忙碌了一天,半夜十二点,泰戈尔结束了他的第一次上海之行,前往上海招商局码头,踏上了北上之路。(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