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三章 这个时代离开家庭的女青年_民国大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伟才能坚持下来。

  好吧,这么说有点冠冕堂皇,其实是因为明星电影公司的有声电影让蒋伟留在了上海,她特别喜欢《日出》这部电影。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林子轩的出现都或多或少的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

  比如郑证秋,比如阮玲钰,比如蒋伟……

  这又是一个为了摆脱包办婚姻,追求自由而离开家庭的青年人!

  林子轩感慨不已。

  在这个时代,这样的年轻人有很多,他们逃出家庭,在社会上游荡,幻想着自由美好的新生活,却低估了社会的残酷。

  他询问了一下蒋伟的生活状况,果然不很乐观。

  平民女校虽然说是半工半读,却没有多少营生和收入,总共不到30名学生。

  女校分高级、初级两个班,教师都是义务来校任教,不收取费用。

  高级班授课内容有国文、数学、英文、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讲演术、物理学等。

  初级班实行半工半读,每天上午上课,下午做缝纫,晚间自习。

  还设有工作部,为学生介绍工作,设专业班,帮助某些年长妇女或不适合一般教育的学员较快地提高文化水平。

  学生除在课堂听课外,还经常到工厂做工。

  在坚持了大半年后,女校的经费极为紧缺,连正常的上课都不能保证,面临停办的风险。

  事实上,平民女校在半个月后就停办了。

  正因为如此,蒋伟才有时间跑到上海大学来听课,她不仅听林子轩的课,还听其他教师的课,她和她的同学专门来上海大学蹭课。

  上海大学处在草创阶段,管理没那么严格,加上她们是女孩子,也就听之任之了。

  林子轩不知道说什么好,蹭课都要成群结队,这求学也太艰苦了。

  他带着蒋伟来到副校长邵力字的办公室,说了蒋伟的事情,有了林子轩的担保,她以后就算是上海大学的正式学生了。

  “我还有一位同乡同学……”蒋伟弱弱的说道。

  或许觉得自己这个要求有点过分,她说的声音很低,不过还是被林子轩和邵力字听到了。

  邵力字很清楚平民女校的状况,当初平民女校的招生广告就刊载在《民国日报》上,这份报纸就是邵力字创办的。

  上海大学可以接收一些年龄适合上学的女学生,至于那些年纪太小或者年纪太大的女校学生就无能为力了。

  林子轩可以提供一些兼职的工作岗位。

  比如到报社打杂或者在电影公司帮忙,和后世公司里的实习生类似,让家庭困难的女学生有一定的收入,不至于衣食无着。

  邵力字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两人一商量,就把这件事定了下来。

  林子轩带着蒋伟离开上海大学,请她吃了一顿饭,鼓励她继续写作,如果想半工半读,可以到万象书局来帮忙。

  这让蒋伟非常感动,答应到书局试试看。

  望着女学生离去的背影,林子轩觉得自己有做人生导师的倾向。

  接下来的时间这位人生导师会很忙,因为他和冯程程会在1923年1月1日这一天举行一个西方式的婚礼。

  而且,在春节之前还要举办一个中国式的婚礼。

  之所以要在教堂举办西方式的婚礼,是因为他们生活在租界内,要邀请关系密切的外国人参加婚礼,这是不可避免的交际活动,而中国式婚礼则是家族举办的婚礼。

  所以说,结婚从来都不是两个人的事情。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