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八章 乡土小说的新方向_民国大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描写,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故乡风习,对愚昧、落后进行尖锐的讽刺与批判。

  他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绪描绘生活与苦难中而又麻木、愚昧的故乡人,同情与批判,讽刺与哀怜相互交织,形成乡土小说喜剧与悲剧相交融的美学风格。

  以后的新文学作家大多在模仿鲁讯的写法,对于故乡以批判为主,兼带着一丝乡愁。

  但《边城》不一样,这部小说中没有批判,只有讴歌和赞美。

  翠翠是个天真善良、温柔清纯的小女孩,她来到人间,便是爱的天使与爱的精灵。

  她和爷爷相依为命,对于爱情忠贞不渝,最后,她像爷爷那样守住摆渡的岗位,苦恋并等待着傩送的归来。

  爷爷保有着中国传统的美德,他对孙女翠翠有着无限的亲情。

  天保个性豪爽、慷慨。傩送孤独地追求着爱情,最后孤独地出走,不知飘泊到什么地方。

  这些人物都有着中国传统的美德,和鲁讯笔下那些愚昧的乡民截然不同。

  鲁讯是以启蒙者的角度来看待故乡的民众,自然觉得他们和新时代格格不入,于是有了《阿Q正传》和《故乡》等小说。

  他看到的是麻木和愚昧。

  《边城》则是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深入到那群乡下人之中,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

  就以《故乡》为例,小说写了一个叫做闰土的人。

  作者对小时候那个在西瓜地月光下捉猹的活泼少年,和后来叫老爷、为生活所迫憔悴、充满奴性的闰土进行了比较,得出了封建社会下民众的愚昧。

  这是鲁讯看问题的角度。

  如果按照《边城》的写法,就会写闰土的日常生活,他对待家人很好,乐于助人,碰到回乡来的幼时玩伴还过来送礼,不过这个幼时玩伴已经成了了不起的大人物,所以他就显得拘谨。

  充分展现了一个乡下人老实巴交,淳朴善良的一面。

  很神奇吧,同样一个人物,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作家写出来就是截然不同的性格。

  这就是文学。

  郑震铎意识到林子轩的《边城》和现在以批判农民为主的小说不同,这是另一种看待农民的方式。

  他们这些新文化的领航者,以为自己代表着先进的一面,扮演者拯救者的角色,时常大声疾呼,要把愚昧的农民唤醒。

  但却忽略了民众善良淳朴的一面,这虽然和这个时代的潮流不符,却是值得赞颂的。

  而且,《边城》的文字极为优美,让郑震铎非常诧异。

  林子轩出道以来,被人诟病最多的是没有文采,写的小说大多都是平铺直叙,太过直白,很多文人用这一点攻击林子轩的学识修养太差。

  如果他们看过《边城》,就知道这种攻击是多么的无知。

  郑震铎不由得轻笑起来,想想也是,一个能把诗歌写的那么优美的诗人,如何会不懂的文采,或许,只是不愿意卖弄罢了。

  他甚至猜想,林子轩之所以把小说写的那么直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看懂。

  这一点,无疑值得他们这些作家学习。

  你写的小说,想要让民众觉醒,可民众根本就看不懂,这不是白费功夫么?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