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军欲撤汉中_盛唐陌刀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一方除掉另一方统一北方,到时候胜利者就拥有南下一统天下的资格,大唐王朝可就真算是气数已尽毫无生机了。

  郭子仪以其敏锐的战略眼光进行判断,既然皇帝已经要南逃,关中落入贼手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他无法替皇帝将关中守住,但绝不等于把整个北方拱手让出去。所以与其退守襄阳,倒不如退到汉中。汉中不但是蜀中的门户,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占据汉中北可威胁关中,西可通达陇右,东可到达荆襄。

  李嗣业一旦占据关中,将陇右河西朔方控制在手中之后,下一个进攻的地方定是汉中,如果让他占据汉中继而进攻蜀中,那么天下改朝换代就是必然的事情。

  “启禀陛下,襄阳离关中太远,不会受到太大的威胁。臣欲率朔方军进入汉中,以抵挡李嗣业制止其企图从汉中攻蜀。”

  “好,”李亨在纱帐中咳嗽一声说道:“郭令公不愧是朕的肱骨,既如此,朕就封你为剑南、汉中二镇节度使,掌剑南五万兵马,作为一支随时准备收复关中的偏师。”

  “臣谢过陛下。”

  纱帐中传来李辅国低声嘀咕的声音,虽然微弱但语气听起来很不满,应该是芥蒂皇帝将蜀中和汉中都交到郭子仪的手里。

  这也无怪乎李辅国不满,蜀中号称天府之国,再加上汉中这座外围屏障,很容易形成割据政权,如果郭子仪是个有野心不肯安分的人,他将来就算在蜀中称帝,李亨也拿他没有什么办法。

  “自安禄山起兵以来,再到史思明复叛,李嗣业邺城起兵,郭司空始终对朝廷忠心耿耿,朕相信他。来人!颁下册书,赐给旌节!”

  郭子仪离去的时候依然是疲惫和失意,虽然皇帝给了他蜀中和汉中的管辖权,但作为一位忠心耿耿的老臣,他在乎的从来都不是这个。

  让他最不满的是皇帝放弃了最后保住关中的机会,这一次的放弃所带来的损失难以估量,将来不知要牺牲多少人的性命才能夺回来,更或许今后再也无法夺回关中,大唐王朝成为当初的南朝。

  他又用了两个时辰回到了三原县,这时鱼朝恩的龙骧军已经脱离大营撤向了上洛,把两万朔方军独留在三原县。

  这种行为完全不顾友军的安危,李嗣业的河西军飞虎骑就盘踞在几十里外的醴泉县,若是让他们得知唐军临时撤走一多半趁机进攻过来,朔方军群龙无首,岂不是要被人家一锅端?

  郭子仪与鱼朝恩率领的龙骧军擦肩而过的时候,内心实际上是怒火暗盛的,只是他这辈子经历过了太多的容忍,所以还能够继续忍耐下去。

  这下可苦了留在原地等待仆固怀恩和朔方军诸将,他们分散驻扎在龙骧军撤走的军营中,制造假象来防止敌军看穿。每一个外围巡逻哨和警戒据点都高度紧张,时刻防备着李嗣业率兵攻来。

  还好郭子仪终于赶到,他秘密将各营部将召集进军帐中,宣布要带着众人撤往汉中。

  听闻这个消息后,部将们不是很高兴,朔方军多数来自河套已经灵武一带,他们听从皇帝的旨意远离家乡到中原平叛作战,但没想到到头来失败撤退的时候,连自己的故乡都回不去。

  郭子仪伤感又真挚地说道:“并非我不想带你们回朔方,那里不仅是你们的家,还是我郭子仪的发迹之地。只是如今李嗣业率河西军拦住了我们西归的道路,陛下又抽调走了龙骧军,我们现在只有两万余人,如何能够突破河西军七万之众的堵截?为今之计我们只能前往汉中发展壮大,寻找机会收复关中之后,才能够回到朔方。”

  “汉中土地肥沃,又有关山之固,兄弟们算是有块安身之所。叛贼李嗣业谋夺关中,必不能长久,我郭子仪敢在这里发誓立咒,有朝一日定能够带你们回到故土。”

  他这一通发自肺腑的感人话语,使得将士们心中再没有了怨言。他们也深知郭令公如今在朝中的不如意,在朔方军接连败北的情况下,还能把这两万人捏到一块使军心稳固,已经非常不易了。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