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十八章 投奔(下)_青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往西越接近虎牢关,和赴盟友军的路遇越多,和历史上曹操伪造檄文而只有十八家讨董不同,因这次讨董联盟有太后的大义名份、刘使君实力作背书,天下响应极众。

  但一时还没遇见袁绍那样的大鱼……哦,大诸侯。

  多数小诸侯只是一两万、甚至数千人军队,在官道上望见这十数万大军过来,无不有些紧张,一直到望见刘字旗才松了口气。

  刘家军中的气氛却相对平静,三十万曹军都击败了,主公又有流星入营的天命,还有什么雄关坚城攻不下?

  叶青态度谦和面见各路小诸侯,赞助些兵甲器械粮草——再度对总督的无私贡献表示感谢。

  但是内心,叶青并不认为洛阳战事会轻松,因貂蝉在洛阳回报,太平道对董卓军的参与越来越紧密,这意味着地上人道术优势很大程度上会被抵消。

  尤其是董卓军也有真人级参与,这场仗……怕会是场苦仗。

  这是天庭封土体系和下土天道阴面的第一轮直接交锋,叶青认为还是自觉点建立统一战线为妙,而不是试图一个人对付整个下土天道阴面,那不是勇敢,而是昏庸无道。

  叶青结好小诸侯怀有明确目的,数十万的联军屯兵聚势难以久撑,也不能久撑,叶青不希望长期拉锯自己豫州沦成粮草提供地,只希望在攻下虎牢前尽力维持出联盟的力量不散,以使快速入关上洛成为可能。

  或有地上人觉得洛阳区区一城,焚了也无关紧要,但叶青以穿越者的体会不这么认为。

  叶青的出身让他熟悉这片土地一些奥秘,清楚华夏战略形势随时代变化历程,在东汉以前因江南人口稀少,都是在中原地区沿黄河东西战略展开,洛阳刚刚好处在中间点。

  在叶青现在视角来看,华夏的历史很有趣,透着很多关系到洛阳的重要节点。

  远古的传说里,有龙马背着河图浮出洛阳一带黄河,伏羲以此演先天八卦,而与妹妹女娲一起繁衍出两支部落群,一支居于河洛西边的太昊氏,以龙为图腾,又向东方下游分割出少昊氏,迁居泰山一带,从羲和部落到皋陶、伯益的东夷部落联盟都是以凤(玄鸟)为圈腾。

  认为神话传说反映不准确,查找有明显历史脉络关系到洛阳的战略节点,是从炎黄以农耕脱离‘古羌系,母族开始——黄帝发起于泾渭平原、出洛阳顺黄河到下游,而东夷系蚩尤发起于沿海丘陵、出泰山沿黄河上溯,两大势力逐鹿中原时黄帝取得全面胜利,获取中原大块平原所有权,就排除东夷系渔猎海洋文明的道路,而奠定了汉羌系大陆农耕文明的根基。

  蚩尤没有得到敌方洛阳这一战略节点,还输掉己方泰山这一战略节点,自黄帝将泰山这一东夷圣山封禅来,历代皇帝无不沿革此举,封禅泰山,以绝尽东夷余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