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7 往事_铁血小千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的戴鸾翔,改变了自己原先的想法,觉得只有趁戎羌尚未完全拧成一股绳的时候,先将其彻底击败或者予以重创,否则一旦其羽翼丰满,恐怕就难以收拾了。

  因此战况发展到这个时候,戴鸾翔对于皇帝的旨意已经不是阳奉阴违了,而是决心遵照皇帝的旨意,和戎羌狠狠地打上一仗。

  但是打也要有适合的打法。

  根据戴鸾翔获得的情报,北方草原遭受的冻灾愈演愈烈,达利可汗又是一下子云集了二十万大军,保证最基础的吃喝都成了大问题。

  这样情况就发生了戏剧般的变化,一直以来,中原王朝对于游牧民族的后勤上的劣势,如今竟摇身一变成了优势!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摆在戴鸾翔面前的,就不是将戎羌击败的问题了,而是要想办法将其全部歼灭。

  彼时的戴鸾翔从来没有握住过那么大的优势,正是志得意满、踌躇满志的时候,于是他从各地调集军力,凑了足足有五十万人之中,并且以野驴岭为中心,布下了一个巨大的口袋,就等着达利可还耐不住性子、丧失了警惕心,一头就往口袋里闯。

  这样就能将戎羌的全部精锐一举歼灭,这一仗打下来,可以将困扰大齐朝上百年的边患一举平定,至少也能打出五十年的和平。

  然而达利可汗也不愧是人杰,虽然本身的困难也不小,但死活就不上当——虽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戴鸾翔面前露出破绽,却始终都没有把自己的要害全部暴露出来。

  这时候,其实戴鸾翔只要随便抓住一个机会,大军压上猛攻一阵,就是一场大胜利,但是这时戴鸾翔考虑的是“毕其功于一役”,寻常的小胜小败,根本就不放在他的眼里,始终在耐心的等待一个最后决战的好机会。

  然而带戴鸾翔有耐心,皇帝的耐心却不多了。

  前线集结了五十万部队,每天吃、喝、拉、撒耗费的银子就将近十万两,却迟迟不见戴鸾翔有发动进攻、结束战争的迹象。

  皇帝的确急得心急如焚,然而出于对这位海内第一名将的信任,这时的皇帝倒还能够沉得住气。

  然而偏偏在这个时候,朝廷里出现了这样一种声音:魏国公、三道节度使戴鸾翔拥兵自重、手握重兵,但就是不与戎羌决战,图谋甚不可问!

  这种恶意的揣测原本就十分没有道理:要是戴鸾翔真的图谋不轨,那他手里已经掌握了那么多的军队,并且朝廷腹地已经空虚,他又何必在戈壁滩上喝风吃沙子呢?

  还不赶紧麻溜地率领大军打朝廷一个措手不及,把你们这群多嘴多舌的乌鸦全部拔了毛?

  然而出于对权力天生的独占欲望,皇帝还是对戴鸾翔产生了疑问,而皇帝设置在前线的耳目也不断报告,说是前线战机不断,但戴鸾翔始终是按兵不动。

  这就进一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