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三四四章 故友_权倾南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系之间的一个平衡。

  只要两边不撕破面皮,那和李荩忱就没有什么关系。

  石头城此地同样有多处码头和港汊,直通大江,但是水流湍急,码头规模也不大,所以往来商船并不是非常多,甚至逐渐变成了私家船只的停泊之处。

  陛下龙舟,便是停泊在此处码头。

  这也表示了李荩忱对新贵们的些许支持,不管怎么说,这些依托工商业崛起的新贵族们,在对上根深蒂固的老贵族们,还是处于劣势的。陛下得平衡一下。

  不然的话或许应该前去靠近秦淮河的码头,更能一眼看到建康之繁华。

  当然了,秦淮河两岸,人口太多,陛下龙舟靠岸,恐怕要引得全城围观,到时候难免过于混乱。

  ——————

  石头山下的风貌,已经和李荩忱当年见到的截然不同。

  但是石头山上,依旧还是那般模样。

  这也不是建康百姓们手下留情,而是建康府本来就打算把这里规划成一处类似于旅游景点的地方,各种集会,比如建康士子们非常喜欢的诗会,就可以在这里举办。

  面前是大江滚滚、故垒萧萧,背后是一城繁华,古今对比,浓缩在这山上山下,自然容易让人诗兴大发。

  建康府群臣们、本地士绅商贾、本地一些年长老人、金陵书院的山长和众多学生等等,都已经在石头山下等候。

  “臣等参见陛下!”见到李荩忱的身影,黑压压的人群一齐行礼。

  “诸位平身!”李荩忱哈哈大笑着抬了抬手。

  他的目光顺着人群让开的上山台阶,向上看去。

  当年自己就是和萧世廉他们顺着这条上山路,一路回答诗会的种种问题,最终登顶,并且凭借着一首“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脱颖而出,开始了自己真正在这个乱世之中拼杀的征途。

  而今的李荩忱,不再是那乱世之中的飘萍,不再是人人都能够欺负两句的一介白丁。

  历经无数生死,天下,已然在他手掌翻覆之间。

  看着这条最初的路,李荩忱感慨万千。

  时光匆匆,自己就这么走完了当时想都不敢想的路。

  他不但在乱世之中活了下来,并且已经在努力向这个时代传达一些思想和理念,逐渐带着这个民族昂首挺胸走出混乱、大步向前。

  李荩忱拾级而上。

  自己成功了,但是他并没有多少成功的喜悦。

  一将功成万骨枯。

  自己的成功,也是铺垫着无数的鲜血。

  因此他的路,还有很远要走。

  因为他要对得起这些人付出的生命代价,让这个包含着他们的子孙后代的民族,亘古强大。

  很快,李荩忱侧头,在人群之中看到了两道熟悉的身影。

  那两个已经五十岁的男人,在笑着交谈着什么。

  似乎察觉到陛下的眼神看过来,两个人都是郑重一拱手。

  李荩忱一笑,这两个家伙,是故友了。

  这行礼,也够应付公事的。

  不过李荩忱并不打算和他们计较。

  十年征伐,计较的太多了。

  而李荩忱的目光挪开,那两个中年男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其中一人说道:“我家小儿子交给金陵书院了,可不能带偏了。”

  “杨兄老年得子,最是宝贵这个孩子,余又如何不知,尽管放心!”另一人含笑道,“老夫自当亲自叮嘱犬子,多加照顾。”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