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九三三章 安民开垦_权倾南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虽然积极推进江南乃至于岭南等地的农耕,南方得益于气候条件,收获也更多。但是受限于南方的人口数量,南方能够提供的粮食数量终究没有办法和北方相比,而且现在南方发达的工业也需要足够的劳动力,更是进一步弱化了南方的耕作能力。

  朝廷现在对农耕也依然有足够的劝导政策,以让百姓还不至于完全把耕地丢到脑后,再加上不少人也不愿意舍弃自己的土地,所以大汉南方还在保持着相当规模的耕种,不然的话人都跑到工坊去了,谁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地?

  南方的耕地能够满足现在南方的需求,但是军队继续向北方发动进攻,南方的耕地可就真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从岭南到河南,路途实在是遥远不说,而且一路上消耗的要比能够送到军前的多得多,因此再依靠南方耕地得不偿失。

  抓紧回复北方的农耕,是当务之急。

  好在北方农耕的底子还是很厚的,诸如青州、河南等地,自古以来就是华夏耕种之地,在北周的统治下,这些地方也依然贡献了很大份额的粮食,因此一切只要按部就班的重新开始就好了。

  汉军这一次北伐,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突然发难,然后以雷霆犁穴之势快速向北推进,除了沿途几个要塞让汉军脚步有些迟缓之外,其余普通州府,几乎没有起到任何的阻碍作用,基本上汉军杀到城下,周人官员要么投降、要么挂印封金早早跑路,没有人会天真的螳臂当车。

  因此北方的农耕基础并没有受到摧残,对于大多数的老百姓甚至州府中的吏员们来说,就是换了一个父母官,甚至就是换了一面旗帜,天还是那个天,日子还是那个日子,生活并没有什么根本的改变,只要这一方天能够庇护自己的安全,那么是谁坐在上面有有什么区别呢?该交赋税就交,该过日子就过。

  等到大汉的医疗、教育和慈善等等开始延伸到这些社会末端的角落里,也已经至少是几个月甚至几年后的事情了,此时的百姓并不知道大汉和之前那些走马观灯一样换来换去的帝王有什么区别。

  甚至他们不需要朝廷能够保护他们的安全和温饱,只要不拉壮丁就好。

  所以这些地方的农耕恢复是很简单的,甚至说是“恢复”都不对,一切都如常,地方吏员们也都乖乖的继续配合州府和朝廷展开工作,上面的天换了,但是他们的日子还是他们的日子。

  十多年前,北周一统北方,是如此,现在亦是如此。

  朝廷想要建立起对地方上的统治,自然离不开他们这些有经验的吏员。

  基层的人都还在,因此李荩忱对青州等地农耕的恢复并不担心。需要他和朝廷操心的,还是淮北、洛阳周边等地的农耕。这些地方长期以来都是南北或者东西方向上对峙的前线,从北齐到北周都进行了坚壁清野,再加上连年的战火,周围的农田早就已经荒废,李荩忱甚至站在洛阳城头上都能看到城外群山上郁郁葱葱的森林。

  要知道在两汉和平时期,洛阳作为天下的中心,城外阡陌纵横、庄园密布,怎么可能和现在这样?

  洛阳作为一处重镇尚且如此,淮北就更不用说了。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