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节19 如胶似漆_我在南宋能网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蜀江的测绘工作终于告一段落,其中有两个地点比较适合建桥。

  其中之一正是夔州城不远拉着铁索的那个地方,这条铁索算是为数不多的跨江基础设施之一,平日里渡船可以拉着它过,遇到需要时也能以这条铁索为依托修建浮桥。

  而且这件难得的基础设施之所以建在这里还是很有道理的,此处江水比较缓和,而且江面的宽度也只有220米左右,以南宋时期的技术条件来看这里就算是最好的渡江地了。

  不过除了这里之外,肖恒还是更倾向于另一处。

  肖恒所选那处虽然江面有300多米宽,江水也不算缓和,但问题是在靠近夔州城这一侧的江面上有一处类似沙洲一样的“小岛”,若是从这个沙洲或是小岛起算的话,距离对岸就只有180多米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沙洲两侧的江水比较浅,沙洲西侧一直到岸边的这条河道最深处也不过5米,而右侧往对岸方向去50多米也依然只有4米多。

  肖恒的初步设想是在西岸建一个桥墩,在沙洲西侧的江水中建造两个桥墩,沙洲本身建造一个桥墩,另外在沙洲东侧的江水中和距离对岸50米左右的江水中各建一个桥墩。

  这样一来岸上一共3个桥墩,水中一共4个桥墩,最长跨度不超过80米,以肖恒他们现在的技术水平,在这个跨度上建一条钢索斜拉梁桥应该不成问题。

  方案a和方案b各有优点,但相对于来说比较长的方案b反而是技术难度比较小的那一个。

  至于最终究竟要选择哪个方案,还要看后期小规模测试的情况……而且还要计算工期、筹划生产各种钢铁构件以及原材料的运输问题。

  这一切都需要统筹规划……这可是个大工程!而且想要建厂就必然涉及到在四川本地建设一些工厂。

  例如水泥厂就必须有,否则从临安府往四川运送水泥,那成本可就要高到天上去了!

  而且钢筋、钢缆以及大型的钢铁构件等等最好也要在四川本地生产,所以肖恒至少还要在这边建造一个类似临安府那种铁匠铺。

  不过这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存在——在四川没办法买到便宜又大量的铁锭,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肖恒还准备在这里建个冶炼厂。

  计划很多,时间很少。

  接下来肖恒等人立即赶往秦荐的治所益州,在路上肖恒抓紧时间与秦大人好好的聊了一番这些需要也给他去推进的工作。

  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各种矿产,尤其是铁矿。四川本地目前虽然也有一些零散的铁矿但是都不成气。肖恒给出了一些将这些铁矿组织起来的计划——例如给予一定的资金让这些小矿场先扩大开采规模,然后再以一个比较不错的价格收购他们手中的矿石。

  当中林林总总还聊了许多其他的问题,等到了益州之后肖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