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节32 复兴社_我在南宋能网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临安府。

  一辆纯黑色的四轮马车缓缓的行于熙熙攘攘大街上,引得行人纷纷回头观望。

  不少市井小民看到这马车之后都颇有些畏惧的向后退了退,避开了马车前进的方向——虽然他们并不知道马车上坐的是谁,但这种看上去就很高大上的马车绝不是普通升斗小民所能拥有的,所以避其锋芒总是没错的。

  数千年的文化传承让中国人明白了个道理,那就是看上去不好惹的人虽然不一定真的不好惹,但不去惹他一定是对的……

  ……有时候退让并不是软弱,而是无数人用生命换来的智慧。

  与人为善真的只是儒生的无病呻吟吗?其实并不是,这不仅是教导人行善积德,更是一种已经被验证了的生存方式。

  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仇人多堵墙,中国人喜欢多交朋友少树仇敌……因为历史告诉他们有个词叫墙倒众人推。

  所以不仅仅是是升斗小民尽量不惹事,就连绝大多数的地主富户也多是修桥铺路、施衣舍饭……为什么呢?难道他们就只是心善?

  其实还不是为了聚拢人心收买名声?这名声虽然不能保证他发财,但却能在许多情况下保命。

  而在中华大地上,甚至连土匪强盗都能严守着什么五不抢、十不抢的原则,难道他们真的是“盗亦有道”吗?并不是!看看中国沿海地区的那些所谓的“倭寇”吧,为什么同样是做抢劫的买卖,那些“倭寇”就能做得那绝?

  原因也很简单,土匪强盗毕竟还生活在陆地上,干的虽然是没本钱的买卖,但也只是夹缝里面生存。杀人越货胡乱抢劫只是一时爽快,招来了官军围剿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而对于那些不知是真是假的“倭寇”来说,杀人放火抢完东西就往海上一躲,管你天王老子也找不到他们!所以他们行事也就变得无所顾忌……但即便是假借“倭寇”之名的海盗们,在肆无忌惮了一段时间后终究还是招来了大规模的围剿,终究被彻底荡平。

  所以无论是谁、从事哪种行业,多交朋友少得罪人是永远不变的真理……可惜有些人永远无法明白这个道理。

  ……

  肖恒看了一眼周围那些远远躲开的民众,心中没有半点自得,反而微微的皱起了眉头。

  还是太高调了。

  之前肖恒在使用这些四轮马车的时候就考虑过这一点,不过平时他都注意了使用的时间,不是在非常早的早上,就是选择从城外绕行,尽量不乘坐这么惹眼的马车行与闹事。

  不过今天也是没有办法,毕竟已经约好了时间,而肖恒又不能冒着危险孤身赴宴,所以如此高调的出行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好在行过这一段之后,前面的人群就变得稀疏起来……不多时,马车就在一处有些偏僻的院子前停了下来。

  “公子,到了。”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