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章 人才_唐土万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孝节这样的藩国大王尚且留恋长安,丝毫不念故土,沈光觉得这龟兹和焉耆两国改土归流后,设置州县,只怕朝廷未必能派出多少得力的官员前去地方任官。

    “沈郎何故烦忧?”

    看着沈光忽然间脸色惆怅,高适忍不住问道,沈光也不瞒他,将这实情相告后感叹道,“像高兄、杜兄这样愿意远赴万里的人实在太少,朝廷要在焉耆、龟兹改土归流,只怕无人愿意前往为官啊!”

    高适听了亦是一时无言,关内一些穷困之地,不少等着选官之辈尚且不愿前往,更遑论是万里之外的安西,他早就听封常清说过,安西都护里不少官吏都是混吃等死,数着日子等待任期期满的无能之辈。

    在安西都护府里充任官职,好歹安全无虞,真要去安西地方上为官,只怕连安全都没有保障,而且高适也清楚,莫看这写边塞诗抒发志向的人不少,可大都是叶公好龙之辈,去高仙芝这样的贵人幕府里当个参赞军务的幕僚大家自然愿意,但真叫他们去地方上当亲民官,劝课农桑,教化土著,那就是人人避之不及的辛苦差使了。

    “高兄,你若是还有什么旧识,可不要藏着掖着……”

    沈光如今也只能从那些屡试不第的失意士人里挑选人才,看看能不能拐去安西,只不过安西到底太过遥远,大唐那些落魄江湖的诗人里能像高适岑参这般不畏路途艰险的真实干派可不算多。

    “沈郎这倒是问住我了。”

    高适半生游历中原北地,认识的人中失意之徒不少,可是要他们前往万里之遥的安西只当个小官,却也没几人愿意,至于愿意去的里面,又鲜有真正的人才。

    大家平时写诗放嘴炮,张口闭口国家大政,我上我也行,可真到了关键时候,能顶用的也没几人,高适自己交游广阔,可是他认识的那些故旧里,除了真能上马砍人的那些燕赵游侠儿外,剩下的人里可堪一用的还真找不到能向沈光举荐的。

    “高兄,等回了长安城,此事还得你和杜兄多帮忙!”

    沈光倒也没想着高适能一下子想到值得举荐的人才,反正长安城这么大,从不缺诗人才子,到时候让杜甫和高适出面招揽就是,他就不信重金之下找不到愿意去安西的人才。

    “沈郎放心,此事我和子美自当义不容辞。”

    高适立马答应了下来,既然知道朝廷要在安西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