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02章 深远的影响_明扬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柳如是一口气说了很多,而且言之有物,毫无疑问,科举考试被炒得这么热,它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

  当然,这种影响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科举制度对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有利,这一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明确了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其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经典,这使所有读书人学习的内容也只能以这些儒家经典为主,这相当于是在变相的统一思想,禁锢思想。

  为了金榜题名,多数读书人一心沉迷于儒家经典之中,主动拒绝学习那些直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科学。造成了整个社会的知识结构单一化,专业技术和实用性人才少之又少。

  一句话,科举制度的设立,等于是儒家经典的地位无限的拔高,除此之外,其它学科几乎都被斥为“奇巧淫技”。

  而且科举制度不断的加强“士农工商”的观念,工商被视为末流,导致商业发展处处受到限制和歧视,不光是读书人看不起商人,就连商人自己也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多数商人有钱后,不是想着怎么扩大生产规模,而是费尽心思转变自己的身份,购置田产,由商变农,因为只有变成农之后,才有机会变成士。

  因此,科举制度对工商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抑制作用。这种制度只能促进小农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对秦牧一心想要推动的资本经济和工业革命,是一道紧紧的枷锁。

  之前,秦牧建理工学院,建各种科研机构,设立皇家科学奖,增加物理、化学、几何、数学等课程,都是想扭转“独尊儒家”后导致的价值观、知识体系等方面的严重扭曲现象。

  但仔细想来,如果不改变科举考试导致的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扭曲,之前的种种努力,恐怕都只是治标不治本。

  真心愿意学习其它科学知识的人仍然只是少数,多数读书人依然会沉迷于故纸堆里,皓首穷经,日复一日地背诵着儒家经典,所有的青春和精力都耗费在儒家经典上。

  整个社会仍然会用“金榜题名”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和失败,衡量他的价值和地位。多数有可能识字读书的青年男子,仍然会把人生的成败荣辱全都抵押在科举考试里。

  改革科举制度,才是解决自然科学发展缓慢,解决社会扭曲的价值观的这些问题的根本所在啊。

  但科举制度从隋唐一步步走到今天,已经形成巨大的影响力,甚至是一种整体的社会心里惯性。要改革谈何容易?

  秦牧喝着柳如是端上来的香茗,细细地思索着,柳如是之前说了很多,她自认很有道理,但并没有看到皇帝因此露出喜悦的神色;

  聪明的她立即意识到,皇帝问她这个问题,绝对不简单,她敏感地意识到,很可能又有一项影响到每一个人,影响到整个社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