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34章 两个故事_明扬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慢慢悟出了一个道理:自己虽然凶猛异常,一百只羊都不是对手,可是自己的命运是操纵在羊群手里的。羊群随时可以把自己送回上帝那里,让自己饱受饥饿的煎熬,甚至有可能饿死。想通这个道理后,瘦狮子就对羊群特别客气,只吃死羊和病羊凡是健康的羊它都不吃。

  羊群喜出望外,有几只小羊提议干脆固定要瘦狮子,不要那头肥狮子了。一只老公羊提醒说:“瘦狮子是怕我们送它回神仙那里挨饿,才对我们这么好。万一肥狮子饿死了,我们没有了选择的余地,瘦狮子很快就会恢复凶残的本性。”羊群觉得老羊说得有理,为了不让另一头狮子饿死,他们赶紧把它换回来。

  原先膘肥体壮的那头狮子,已经饿得只剩下皮包骨头了,并且也懂得了自己的命运是操纵在羊群手里的道理。为了能在草原上待久一点,它竟百般讨好起羊群来。而那头被送交给上帝的狮子,则难过得流下了眼泪。北边的羊群在经历了重重磨难后,终于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南边的那群羊的处境却越来越悲惨了。那只狼因为没有竞争对手,羊群又无法更换它,它就胡作非为,每天都要咬死几十只羊,这只狼早已不吃羊肉了,它只喝羊心里的血。它还不准羊叫,哪只叫就立刻咬死哪只。南边的羊群只能在心中哀叹: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要两头狮子。

  堂堂的《大秦时报》大动干戈在各地同时出号外。竟然就是为了刊登这两则故事,再无其它内容。为此,不免让天下为之哗然。

  人们不明所以,不免议论纷纷。

  特别是天下的读书人。现在儒法之争的风潮正紧,群情鼎沸,天下震动。在这当口,《大秦时报》特意出号外刊登这两则故意,绝非偶然,于是大家反正思考这两则小故事。

  第二天《大秦时报》再在各地同时出正刊,发表翰林学士王夫之的署名文章。

  从第一个故事,王夫之大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种思想,若是没有天敌,长期生处于安乐之下,必定会逐渐腐朽,消亡。

  儒家学说也一样,必须敢于接受其他学说的挑战,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第二则故事则提醒我们,保留选择权很重要。

  儒家或许是最好的,但也不能一棒打死法家。

  不能让某一种学术觉得他是唯一,别无替代的,对于选择者而言,这能给自己保留生存的机会。对于被选择者而方,可以促使它不断的完善自我,进而才能使这种思想变得更好。

  紧接着,王夫之又以明朝的八股文为例,八股文被定为科举考试的唯一标准后,读书人在作文时失去了其他选择,只能按照八股文的格式来写文章。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读书人的思想日渐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