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2章 转移搬迁(求全订求月票)_我的谍战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马思南路。

  彭与鸥的家中。

  “老冯,你不要再说了,这是组织决定。”彭与鸥打断了冯之迁要说的话,“随同同济大学一起迁移,这是组织上的安排,你必须遵守。”

  华北战事糜烂,平津陷落,日军大举进逼察哈尔。

  上海这边也是战云密布。

  沪上的各大高校已经在准备搬迁事宜。

  其中国立同济大学是动作较快的,该校已经决定即刻举校搬迁,初步目的地是浙江金华。

  事实上,这也是教育部的建议,教育部呼吁各大高校搬迁、远离战火:

  这些大学教授、大学生,校产、研究资料、文献,都是国家和民族的大宝贝!

  教育部也已经发布通告,言说抗战时期不能回原校读书的学生可办借读证,凭证明到别的学校读书。

  冯之迁作为国立同济大学数学教授,自然也在随校搬迁之列。

  他向彭与鸥表示,愿意留在上海继续潜伏。

  彭与鸥并不同意。

  冯之迁是数学家,是密码大师,这样的精尖人才在党内非常罕见。

  冯之迁的重要性不在于隐蔽下来潜伏。

  ……

  “老冯,你脑子里的东西,都是瑰宝,你能够安全,能够安心工作、做研究,这本身就是对革命、对抗战之巨大贡献。”彭与鸥说道。

  “再说了,你也要考虑一下豆仔。”彭与鸥劝说道,“第二次淞沪大战随时可能打响,上海将会变成惨烈的战场,豆仔还小,还有三妮,她们母子俩留在上海太危险了,跟随你迁移正好可以避开战火。”

  听到彭与鸥提起豆仔,冯之迁终于长叹一口气,“我服从组织决定。”

  他和三妮现在是假扮夫妻,他也认了豆仔当儿子。

  按照同济大学的规定,教职员工的家属是可以一起搬迁的。

  他不怕牺牲,但是,不能不考虑三妮和豆仔。

  三妮是烈士遗孀。

  豆仔是烈士的后代。

  孟强在杭城用自己的生命向同志们示警,最终英雄牺牲的事迹,冯之迁是知晓的。

  他要保护好烈士的后代,保护好豆仔。

  “这是接头暗号,你看看,记住了就销毁。”彭与鸥拿出一张字条递给冯之迁。

  冯之迁只是扫了一眼,便摸出洋火点燃了。

  彭与鸥没有问有没有记住,因为根本没有必要问。

  ……

  “暗号是两个,如果有人以第一个暗号来联系你,这便是普通的联系,只是来和你建立联系,以备不时之需,并不会有任务下达。”

  “如果是第二个暗号,则意味着组织上有任务下达,需要你即刻投入工作,你的新代号也将即刻启用,代号是‘水手’。”彭与鸥说道。

  “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的‘水手’。”冯之迁点点头,他对这个代号表示满意,既有寓意,也能够迷惑敌人,敌人即便是得知这个代号,也会下意识向海洋类工作之相关方向查探。

  他看了彭与鸥一眼,“老彭,你不转移吗?”

  “暂时不需要。”彭与鸥说道,“不过也快了,复旦大学也已经在制定撤离方案了。”

  ……

  翌日。

  薛华立路二十二号,中央巡捕房。

  三巡巡长办公室内。

  “这个方案不行。”程千帆摇摇头,对大头吕说道。

  时局紧张,法租界方面要求各个巡捕房之下辖各巡制定巡逻、盘查方案,竭尽全力稳固法租界的秩序。

  更新晚了,有点卡文,接下来是淞沪会战的情节,这是一个新的高潮情节,脑子里思路有点乱,需要捋一捋,故而码字慢,还望见谅。

  非常感谢【一方-通行】万赏;

  非常感谢【大红橙子皮】4000起点币、【一个普通的书友】100起点币、【蜗牛家的大王】100起点币、【书友150404144158572】100起点币的打赏。

  推书一则:

  《这真不是击剑》不会飞的笔著

  这真不是击剑,这是兵击!

  【全网第一本写兵击的小说】

  长剑,军刀,日刀、剑盾,迅捷剑、苗刀、大枪

  钢铁与钢铁的碰撞,意志与意志的比拼

  在刀尖上舞蹈,在毫厘间分出胜负生死,这才是属于男儿的浪漫!

  男儿何不带吴钩?

  你只是缺一个战斗的理由

  【已完本高订过万国术精品《武术直播间》,质量保证,书荒可以去看】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