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九十五章共谋防 疫_百年官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没想,就捏着下巴问:“我去过臻味居,他们有个……”

  “移动火锅,那是卑职的拙作。”郑礼信笑着如实说了起来。

  伍连德欣喜过望,认真地看着郑礼信,当确定这个“分餐”和移动火锅,还有臻味居门口“设岗盘查”的办法,都是他弄来的时,竟然忘了身边的人都站着呢,直奔他而去,就像久违的朋友,饶有兴趣地聊了起来。

  俩人有问有答,郑礼信回答的伍博士大都赞成,尤其说今晚这个分餐弄着急了,以后还得再考虑时,伍博士举起大拇指赞成地说:“郑膳长,已经难等可贵了,说明当地大批仁人志士有觉悟,思想开明,尊重科学常识,来,咱们坐下来说。”

  伍博士似乎对满桌子的精美菜肴,没什么大兴趣,上来就扒拉着吃菜,一眨眼功夫就吃完了。

  他学者的毛病犯了,不管官场上的所谓规矩,邀请郑礼信到了旁边茶几那,态度谦和地打听起了鼠疫的情况。

  这方面的事,沈文庸他们知道的少,郑礼信长期生活在民间,警惕性高,责任心强,也不啰嗦,把几年前道台府国际宴会时就有了类似的苗头的事讲了一遍。

  当时他就和老夫子研究起了这种一传十十传百的鼠疫,这么看来,是中俄边境线上收皮子的商人引起的可能性极大,一些西医早就发现了问题,不过他们一来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更没有大胆地进行探索。

  “郑膳长,你弄的移动火锅,还有今天这个分餐的半成品,实在是帮了大忙了,凡是有利于控制传播的办法都是好办法,要是能把所有百姓家的大门封上,困难是暂时的,对传染病控制绝对有好处。”伍博士重提这些好办法,又一次夸奖了他。

  郑礼信高兴地点了点头,深思熟虑地说:“这些办法要是行,我们就继续想,大人您需要怎么做,我们自然会配合……”

  说话的时候,他看了看沈大人。

  此前态度不明亮,那是实在摸不着头绪,这会一看郑礼信就是个明白人,他的做法没给官衙丢脸,沈文庸信心就上来了,趁机点头说既然有希望,那就按伍博士说的办。

  不过,郑明达还是冷静地提醒伍博士,要想家家封门,似乎不太好办。

  这种办法,在封建礼俗极度森严,和百姓连吃饭穿衣都没能解决的贫困生活里,确实不好办到。

  伍连德博士刚才的话也是一时激动说出来的,这会自然想到了现实社会的情况,很多地方的百姓穷困潦倒,面黄肌瘦,衣不裹体,要是叫他们以为看不到的病毒,待在家里,估计一时间做不到。

  他顺其自然地就坡下驴,借鉴了臻味居门口的办法,说只要科学研究,控制人员流动,把患者控制起来,合理用药,尽最大努力医治,最大限度限制人员流动,减少传染,这就是当务之急的最好办法。

  因为有了郑礼信酒楼的成功例子,沈大人他们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当时就同意了。

  伍博士又想起了臻味居门口走廊里的善心驿站,就问郑礼信这是怎么回事。

  郑礼信猜出来他的想法,就如实说了自己这些年广交穷人朋友,免费供给饭菜的故事。

  伍博士连连称赞说:“没想到啊,官厨、商家、慈善家,你身兼数职,协助政|府做瘟疫防治再合适不过了,当务之急,各界人士要是都像你这样,积极发挥作用,协助防疫,勠力同心,不愁咱们看不到曙光。”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