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2章 凤都一日游_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竺级高速公路的标准修建了凤津公路。

  大明高速公路等级从低到高,目前分为以下几类:天竺级、秦汉级、隋唐级、明级。

  宋是列入唐宋,还是列入宋明是有争议的,最后干脆两边不靠,原地消失了。

  在后世,傅斯年在《中国历史分期之研究》中将中华史分为三次帝国。

  即:第一中华帝国:秦汉——第二中华帝国:隋唐宋——第三中华帝国:明清。

  到了网络时代,大家又自然而然地给续上了第四中华帝国。

  对于这种说法,朱富贵有取舍的吸纳了一些,用在史学教育上。

  总之不管怎么说,天竺级的公路是最次一级,在夯土路中都属于中下等。

  但就是靠着这样的道路,大明完成了新津卫炮台群及朱奇诺防线的建立。

  虽然随着大明国边境的不断东进,如今这些防御工事看上去有些多余了,但它们依然是拱卫大明京师的最后一道屏障。

  如今,原本的天竺级公路已经被覆盖着柏油沥青的硬化路面所取代,原本发动机一开便尘土漫天的景象也不复存在。

  驰骋在这样优质的公路上,俾斯麦不禁又开始畅想普鲁士的未来了。

  由于拿破仑一世的搅局,原本已经彻底消失在地图上的波兰又重新复活了。

  虽然经过俄普两国俄联手镇压,波兰人始终成不了什么气候,不过一旦普鲁士人将注意力转向西方,波兰人总会蠢蠢欲动。

  这些波兰蠢驴将是普法争霸时的一个不稳定因素。

  但是普鲁士缺乏制海权,难以像英法那样通过海军快速运输部队。

  想要解决这一致命缺陷,实现机动灵活的双线作战,优质的铁路和公路都必不可少。

  之前俾斯麦已经见识过了大明的铁路,而现在,他忽然发现大明的公里也是这样的香甜。

  不愧是能建造万里长城的民族。

  要是能从大明雇佣到一支民夫筑路队,或许将比从意大利、瑞士雇佣到两支山地师更有用?

  如果后世巴黎和会上的顾维钧听到这种说法,想必会感慨万千吧。

  第一次世界大战,北洋政府从山东招募14万劳工前往欧洲战场。

  这些欧洲人眼中的“东亚病夫”表现出了惊人的,或者说对于后世中国人认知来说,理所应当的强大的工作能力,远比欧洲劳工以及欧洲人从其他殖民地招募来的劳工要有用得多。

  最终这些劳工以1/3的死亡率,换来了洋大人的一句外瑞古德。

  除此之外,就什么都没有了。

  没有枪杆子支撑的最强劳工,真的一文钱都不值。

  唯一值得欣慰的,大概就是当时一战之后法国男人损失极为惨重,不少幸存的华人劳工是春风几度后才回国的。

  这可能是中国参加一战的唯一收获了。

  而在这个时空,俾斯麦却提前了四十多年,动起了招募华工赴欧参战的心思。

  只可惜,俾斯麦也只能是想屁吃。

  大明如今最缺的就是人,到处都在大兴土木搞基建,对于援建普鲁士公路网一点兴趣都没有。

  等大明国内建好300万公里公路,再谈这种事吧!

  大明如今光在北美洲就有4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继续建设。

  这是相当于个世界大国,44个宇宙大国,以及73个通辽帝国的广阔领土,大明哪里有闲人送去普鲁士修路架桥。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