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17章 大盐湖的开发(2合1)_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甲部队展开,所以他们只能远远围观,并扫荡各处,以免有什么不长眼的马匪惊扰圣驾。

  ·

  从蛇湖避开大盐湖沙漠地区,抵达大盐湖西南岸尚有250公里路程。

  期间全程都是崎岖的山区和荒漠地带。

  在这样的地形上,骑马还是最可靠的交通方式。

  朱富贵的骑术不怎么样,胡雪岩就更差了。

  所以250公里的路程,一行人愣是走了十几天。

  骑在马背上,看着旅途中不断出现的连绵的群山和一望无垠的大荒漠,若是老左来这里,怕不是会心生豪情,乃至于赋诗一首了。

  不过胡雪岩显然没有这份豪迈,相反,他满是愁容。

  朱富贵驱马在他边上,道:“胡爱卿,你看这山川壮美,皆是明土,朕为中华又争得千载基业矣!”

  “陛下功在千秋,令微臣钦佩!”

  胡雪岩拍了记马屁,然后话锋一转,忧心忡忡地道,“只是陛下,微臣观此地险恶,虽猿猱不能飞渡,人力果真能在此地建造铁路吗?”

  闻言,朱富贵微微摇头。

  沉吟半响,朱富贵抬头望天。

  这时候,随行秘书伊藤博文早就准备好了纸笔。

  作为一个优秀的秘书,他自然知道自己的大老板做出这样的动作意味着什么。

  这是万岁爷诗兴来了,准备吟诗一首呢!

  此等圣训当然要小心记录下来,传之后世的。

  果然,朱富贵慢慢吟道:“天子筹边尚未还,诸夏子弟满落山。横栽枕木三千里,引得铁马渡重关!”

  “好诗!”

  伊藤博文忍不住大声喝彩,“好一个诸夏子弟满落山!我们倭人也是诸夏苗裔,如此壮举,我代表一千六百万倭人请缨,请万岁爷无比准许我等共克时艰,为国效力!”

  一边的胡雪岩细细品味这首诗,一股勃然大气也直冲胸膛。

  确实是好诗啊!

  隐隐有沙场宿将之风。

  看来传言当今大明天子乃是穿林北腿的武林高手,早年间也披坚执锐、勇不可当,这绝不是虚言啊!

  只不过这朱大天子的诗词水平也实在太不稳定了些。

  一会儿是“一戳一蹦跶”的粗鄙,一会儿又是这般的好诗,真奇也怪哉!

  说不得成大事者,就是这般能粗能细,收放自如吧!

  不管怎么说,从这首诗中,胡雪岩读出了朱富贵对于排除万难,不惜牺牲也要将中线铁路修成的决心。

  这让他将心放回了肚子里。

  买股票、做投资最怕的是什么?

  当然是烂尾了。

  如果因为工程难度太高,而大明的铁路最终中途而废,那么楚国公府省吃俭用筹集出来的这笔银子可就打了水漂了。

  毕竟别的商人讹钱了左大帅有的是办法讨债,这大明若是讹钱,这天底下怕是真没有谁有办法。

  ·

  一月二十五日,朱富贵十九周岁生日这一天,马队终于抵达了目的地,一处连绵的临时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