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08章 李鸿章来访_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预制板建造“白宫”的时候,敢于闹事的几个白人,最后都是被大公府的老爷们亲自绞死的。

  ……

  德武二年十月二十日,“文明号”远洋运输船终于跨越太平洋,抵达了新津。

  在约瑟夫等人的陪同下,大清五口通商大臣李鸿章以及五口通商局一干幕僚走下扶梯,接着便是200名湘淮幼童。

  与历史上由容闳倡议,李鸿章、曾国藩主导的留美幼童一样,这一批孩子的平均年龄也不大,只有14岁。

  他们都是家世清白的湘军、淮军子弟,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但绝不是什么读书人。

  毕竟在这个时代还没有人知道留洋意味着什么,能不能学成,学成归国之后,有没有前途。

  其中只有一人是例外,那就是李鸿章长子,现年11岁的李经方。

  要说老李也是个狠人,为了动员湘淮子弟,自己也身先士卒。

  他日万一留学失败,也没有人可以抱怨,毕竟他李大人也送了个儿子去。

  不过稍微了解一些内幕的人,都知道老李此事其实是多少有些不厚道的。

  原因很简单,这李经方其实并非李鸿章亲子,而是老李迟迟没有子嗣,从老家过继而来的。

  但是在几年前,老李中年发炮命中,喜得贵子。

  而且这个孩子还是由继室夫人赵小莲所生,是正儿八经的嫡出。

  当年刘备过继了刘封,后来有了亲儿子刘禅,刘禅不是嫡子,是妾生子,刘备对两个儿子尚且亲疏有别,搞到最后刘封离心离德,自己只能一杀了之。

  如今老李的心态多少也是如此,虽然不至于说是要故意整自己的养子,但终归知道,自己未来的政治资源并不是他的。

  故而,另辟蹊径,走这留美一途,说不定还是一件好事。

  ……

  码头上,唐纳德一行正在迎接,李鸿章整了整衣冠,正要上前,忽然砰的一声,大炮轰鸣。

  砰!

  砰!

  ……

  整整220响的礼炮,令地动山摇,天空变色,一干清臣更是险些惊骇伏地,李鸿章的顶戴花翎都掉在了地上而不自知。

  “大炮之威,何以至此啊!”他脑瓜子嗡嗡直响,好久才憋出这一句话来。

  唐纳德笑着解释道:“李大人不必害怕,鸣响礼炮,这是西洋人迎接贵宾的传统!就和你们大清放炮竹一样的。”

  “连迎接仪式都要鸣响大炮,花旗国果然武备了得啊!不过……这响声是不是多了一些?”

  李鸿章是真被吓到了,这可是50多门大炮齐响啊,而且短时间内连鸣4轮,要是换成淮军的大炮,早就炸膛了。

  “不多,不多,清国立国到今年正好220年了嘛,我主特地选的数字。”唐纳德笑道。

  “大统领有心了。”

  李鸿章点点头,被这样一个西洋强国重视,他心中也颇为荣幸。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朱富贵之所以要鸣炮220声,自然不是纪念满清入关220年,而是警醒军民,神州失窃已经220年了。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