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076章 挖掘利众宝潜力_重生资本狂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高弦看来,马敬熙除了作风勇猛果敢之外,识人用人方面也有独到之处,相当值得自己借鉴。/p

  要知道,香江现阶段,港府还没有把广府话,做为官方承认的中文,展开大力推广,而从中国大6过来的移民,也习惯使用自己的方言。/p

  最显著的例子,莫过于在香江商业版图上占据一席之地的沪商了。/p

  其中,诸如包裕刚、邵谊夫、陈廷华等等代表人物,或者粤语不灵光、或者干脆不懂粤语,但他们都能在生意场里叱咤一方。/p

  马敬熙倒是不存在不懂粤语的短板,可正如其所说,他不懂英语。/p

  在香江这个英国殖民地,不懂英语,对于商人而言,意味着少了一个权威的消息渠道。/p

  和马敬熙经历相似的霍应东,看起来好像一位不起眼的土财主,但人家懂英语,进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港府处理剩余的战争物资时,能从官方布的宪报中,找到低买高卖的商机。/p

  就是这个不懂英语的短板,对马敬熙开展金融事业颇为不利。/p

  毕竟,这个领域和房地产不同,伦敦资本市场和香江资本市场的互动还是相当紧密的。/p

  那马敬熙是怎么克服这个不懂英语的麻烦呢?/p

  马家的子女肯定暂时指望不上了,长子马永达都还没大学毕业呢。/p

  所以,马敬熙选择吸引人才,重用人才的解决方案。/p

  香基证券这十多个人的平均素质,比远东交易所还高,清一色的大学学历。/p

  高弦要不是一个开了挂的异类,就有很大可能被马新聪,介绍到香基证券,成为马敬熙的部下。/p

  但也因为这种求之不得,让马敬熙对表现出色得屡屡出人意料的高弦,格外看重,丝毫没有大老板面对年轻创业者的,那种过来人的居高临下优越感。/p

  高弦说,证券业咨询在香江大有搞头;马敬熙当即表示,两家可以合作。/p

  高弦又说,买一台计算机过来能提高档次;马敬熙虽有犹豫,但迅想通,深表赞同。/p

  凡此种种,都让高弦感觉,马敬熙做事爽快,不摆架子,合作起来很舒服。/p

  当然了,香基证券和高益的合作,不可能全是“傻白甜”。/p

  比如,当大框架确定下来后,商谈细节的时候,马敬熙便非常体恤地说道:“高先生,你毕竟还处于创业阶段,流动资金是最宝贵的资源,买计算机的十万元,就由香基证券承担吧。”/p

  “也好。”高弦从善如流道:“计算机系统要想真正运作起来,除了计算机本身之外,还需要磁带、打印机等,直接和人交互的外部设备,这一部分就交给高益负责吧。”/p

  “不用分得那么清楚,计算机系统的所有开销,都交给香基证券就行了。”马敬熙大气地一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