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1章 第一次反法同盟与八千万英镑_荣耀法兰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其他英国人不一样,作为政客的韦尔斯利看待问题不会太过肤浅。眼前兰斯城所谓的美丽、卫生与洁净,是北方独-裁者以残暴无情的军令手腕,施加给当地居民那成千上万的苦役、流放,甚至是死刑,而产生的最终结果。

  负责监视法国海岸线的英国本土舰队的消息一再证实:在敦刻尔克军港,安德鲁法国每周都要在此流放两至三百名“罪犯”到北非殖民地,主要是阿尔及尔湾周边;或是美洲各地,包括新奥尔良和法圭亚那,以及法属加勒比地区(以圣多明各、瓜德罗普与马提尼克等地为主)。

  至于被流放的人,除了常规的刑事罪犯,还有一切反抗安德鲁统治的左中右派分子,有官员、律师、神父、军官、士兵、医生、商人、艺术家,高利贷者、社会活动家,土地贵族、吉普赛人,以及未能证明自己为法国公民身份的黑人奴隶。而能让安德鲁一次次容忍而选择不流放或不忍加害的,只有科学家与工程师。

  至少在这一点上,安德鲁与英国历史上的那个争议颇多的大独-裁者,克伦威尔非常相似。两个人都依靠军权和议会起家,但都喜欢搞独-裁专-制,却不太愿意胡乱杀人(仅限于本国人)。最后,独-裁者都是将这些宝贵人才,但又不怎么听话的“坏家伙”们,统统投放到海外殖民地,为帝国的未来开疆辟土。需要补充一点,在英国征服与统治印度次大陆的两百多年间,大约损失了3百万人。

  从个人感情上说,经历过家庭不幸与事业挫折的理查德-韦尔斯利很是敬佩“兰斯孤儿”安德鲁-弗兰克的奋斗史。后者能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从一个默默无名的小律师,成为一个包揽军政大权的最高统治者。

  然而站在国家立场,莫宁顿伯爵坚持认为:安德鲁法国将是大英帝国维系欧洲大陆势力均衡的最大威胁。这个威胁,比起宣扬自由、平等、博爱的巴黎政-府更要强大。倘若兰斯方面拒绝独立于巴黎,那么威斯敏斯特宫就必须将其视为革-命法国的一部分,竭力联合欧洲各国君主势力,对其实施无情打压。

  事实上,内阁首相小威廉皮特也是持有同样的观点。只是安德鲁法国显得太过油滑,他从不明里暗地的向英伦三岛输出平民革-命,也不挑战英国人在欧洲与海外市场的商业底线,还在贸易方式竭力拉拢(腐蚀)英国下院的反对党领袖福克斯伯爵,以及辉格党人理查?布林斯里?谢里敦等人,导致英国议会迟迟不能形成一致意见,继而出台针对革-命法国的战争讨伐令。

  然而,当安德鲁法国将法国革-命势力迅速向欧洲大陆广大地区扩散,特别是版图伸展到低地国家(比利时);1793年2月,还以微小代价赢得了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