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0章 成长中的安德鲁法国(下,北方方面军与东方方面军)_荣耀法兰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益于1791年开启的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还有以土豆、玉米、奶粉和麦乳精为代表的粮食(营养品)生产与储备方案。等到两年之后的1793年时,包括北方27省与西德意志占领区在内的近1400万民众,已经基本上实现了粮食(杂粮)的自足自给,甚至还有少许富余能力。从1793年初开始,兰斯每个月还通过马恩河与塞纳河,向缺粮的巴黎输送八千吨土豆和两千吨玉米。

  可惜的是,无论食品专家们如何绞尽脑汁,这种产量挺大但口感差强人意的土豆依然不能成为餐桌上的主食,而城市居民喜好的优质面粉、香甜燕麦与可口奶酪仍需要大量从巴伐利亚、萨克森以及波兰等国进口。

  尤其是巴伐利亚及其周边的巴登和符腾堡等国,其农产品出口的三分之一都被运往莱茵河对岸的安德鲁法国。除了传统的粮食输入外,火腿、蜂蜜与黑啤也相继成为最受北方法国民众欢迎的商品。而兰斯销往东德意志邦国的商品中,主要是以棉纺织品、廉价奶粉(麦乳精)、安德鲁火炮、制式枪械、蒸汽机和蒸汽轮船等轻重工业和军火产品。至于蒸汽纺织机械受限于产能,目前只在安德鲁法国销售,尤其是优先保证比利时和阿尔萨斯两地。

  随着安德鲁法国与巴伐利亚公国之间经济关系的不断加强,以及萨克森选帝侯适时的两边撮合,加之法国-军队在两次普法战争中,所展现出来摧枯拉朽般的强大军事实力,使得慕尼黑最终恢复了兰斯方面的商务代办处(事实上的大使馆或总领事馆功能)。从1792年3月中旬开始,安德鲁法国、萨克森与巴伐利亚的外交官聚集于德累斯顿王宫,举行了十多次秘密商议,准备构筑了一个反奥地利同盟。那是维也纳方面一直想将整个巴伐利亚纳入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

  为了促成这个反奥同盟,安德鲁在第二次普法战争之后,作为一种示好行为,强行将黑森公国的80%领土分割,继而“补贴”给由于法军进驻,而在莱茵河以西失去领土的莱茵行宫伯爵领的诸侯们。所谓的莱茵行宫伯爵领,简单的说就是巴伐利亚选帝侯国在莱茵河以西的部分领土。安德鲁的友好行为,加之老亲家萨克森选帝侯轻而易举得到的德绍、马格德堡与上西里西亚(萨克森代管)三地,也充分证实了安德鲁法国对于莱茵河以东领土没有任何野心,至少是现在。

  此外,安德鲁还向慕尼黑王宫做出保证,绝不将雅各宾派的暴力革-命输出到莱茵河以东。不久之后的4月初,三国反奥密约成功缔结。4月中下旬,在巴伐利亚选帝侯的影响下,南德意志的巴登与符登堡两公国也分别与安德鲁法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恢复了双边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