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七九章 决胜千里之外(六)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破产跑路,而如果破产跑路则这笔钱就直接给地主所有。

  与其说这是四川与陕西之间的商业差距,不如说是四川与江南地区的商业差距。

  因为此时世人皆知“蜀人不谙行盐,唯谙产盐;秦人多于江南习鹾业,资本又厚”。

  也算是两淮地区与徽商的竞争失败者,跑到这里又打赢了本地原有的小手工业者和本地商帮。

  而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大顺特殊的隐藏的财政转移。

  打一口上等的好盐井,要保证天然气充足且卤水丰富的话,需要的成本最高可能要三四万两银子。

  几百米深的井,不是一般的从业者所能承担的资本。

  而陕西这些商人的资本是哪来的呢?

  从北边战场上赚的。

  那北边战场花的钱又是哪来的?

  朝廷从江南收的。

  应该说,战争和漕运,是大顺为数不多的国家干涉调控和财政转移手段。

  只不过伴随着北方战争结束,逼得刘钰不得不搞别的方法让大顺的资本往边远地区转移。

  而刘钰请史世用千里迢迢去抓私盐贩子的用意,则有两个因素。

  第一个,还是信阳等地,作为淮北盐区的偏远地带,那里最可能遭到淮南盐商的阻击。

  淮北盐区的周边,刘钰就根本不担心。不会有傻子玩阻击食盐的时候,守着盐场无限收的,那不是家里有钱,那得是家里有个波托西银山。

  这种偏远地区,才是可能发生“战争”的主战场,他需要一些“精锐”的私盐贩子来当“打手”。

  第二个,便还是怎么看待这一次大顺改革的问题了。

  在刘钰看来,这就是修修补补。

  他心里早就存了大顺早晚要完,修修补补毫无卵用的心思。

  所求所做的一切,都是一直在给大顺挖坟。

  只不过,挖坟的时候,要考虑让大顺这个旧母体,健康一点,蕴蓄的新时代强壮一些,别到时候搞出来一尸两命的事儿。

  新时代只能孕育在旧时代的体内,这一点毋庸置疑。

  所以刘钰怎么看待这一次朝堂中提到的盐政改革方案?基本就觉得两个字:扯淡。

  既是要改,直接动两淮盐区。

  还要因为运河被废,需要重新定山西、山东、长芦的盐区。

  以及……修淮河水利等问题。

  实际上,刘钰想要的盐改,是让两淮盐区直接放弃湖北湖南,全部分给四川盐。

  反正要动两淮盐商,不如一次性动的动静大点。

  漕运、盐工……这不是刘钰计划中的苏北经济支柱。

  他要直接废掉整个运河经济带,从淮安到扬州,全搞废。

  苏北还是给苏南做原材料产地,种种棉花、种种粮食,做苏南的经济附庸和“廉价劳动力提供地”。

  这么考虑,有几个原因。

  他对四川盐好还是两淮盐好,没有太大兴趣。

  但他知道,四川盐井的模式,开发一个新井需要几千几万两白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