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零四章 南洋大开发(三)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的话,又赋予了他们一种特殊的“神圣”性,叫他们更加放心。

  “自汉武以来,历朝历代,除蒙元之外,未有对商贾工商如此宽纵的。蒙元那是没本事,治国理政需得技术,他们不会,只得粗放。本朝可非是不能也,是不为也。”

  “为何?”

  “武皇开边意未已。”

  “天朝允执厥中,无非东南西北。”

  “武皇有开边之意,却又忧户口减半穷兵黩武之议。是以,当从西洋人那择其善者而学之。”

  “西北西南,你们肯定是不肯出钱的。那就只能调动朝廷的财政力量。”

  “鲸海南洋,却有利可图。朝廷财政就不必出钱,允你们取利。”

  “此正国家之大略。你们日后亦有拓土攘夷之从功。”

  “总之就是,不赚钱却不得不花钱的地方,比如治水、赈灾、开边、西域等,朝廷出钱。”

  “赚钱还能顺便开拓的地方,你们出钱。”

  “赚钱,但是会危及社稷安稳的……你们最好别往那投钱。你们要真是不服气,想试试说我就投了,能怎么样,那也可以试试。对吧?”

  “为啥非要成立公司,为啥非要让你们几个占住风口?一句话以蔽之,好管。”

  “几十万士绅,朝廷肯定没法查他们侵田夺地、明察秋毫。”

  “百十个、最多几百个豪商,孩儿军还是盯的过来的。你们说,是吧?”

  “其实这也算是在培养一批财阀……”

  一众商人毫不在意刘钰说的最后几句话,这是基本事实,他们不用感叹。而是对刘钰给他们加上了一个“拓土攘夷之从功”的名声,这就非常值得感叹了。

  这便叫名利双收。

  如果这真是国家大略的话,至少在皇帝死去之前,貌似不用担心太多。

  至于以后……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这天底下,除了曲阜孔家,哪有二百年不倒之大族?

  “国公且放心,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我们这般做到百十万身家的,亦算是商贾中的‘进士’了。该有的脑子还是有的。”

  “我们也想了,真要是‘逆天而行’,指不定哪天财产就被助捐了。如今既是能赚钱,又可为武皇开边尽一份绵薄之力,如何不肯?我们也是识抬举的人呐。”

  刘钰笑道:“如此最好。也省却许多麻烦。朝廷也是讲道理的,只是不讲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那种道理。总之,让钱动起来,你的钱才安全。”

  “我带你们来南洋,这也正是皇上的意思。陛下要幸松江府,接驾之事你说你们是不是得出钱?便是就算陛下非是那种铺张之人,官员也不摊派,你们说你们自己出不出?”

  “陛下的意思,便是那扬州盐商的钱,赚的是百姓的。这松江府的商人们,赚的是倭国的、西夷的。其中之别,是要分清楚的。既如此嘛,有那接驾的钱,倒不如多迁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