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二三章 海牙惨案(四)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27章海牙惨案(四)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伊丽莎白女皇的死期。

  这就是一个决定“第一次世界大战”走向的偶然因素。

  刘钰没有叫人多续个几年的本事,那就只能让“第一次世界大战”早点爆发。

  他这边挖坑,让英俄矛盾积累,最终“分手”,实际上就是在促成一战的提前爆发。

  普鲁士的腓特烈是个绝顶精明的君主。

  要是眼瞅着,法奥俄同盟结成,他可以一眼就看出来:卧槽,奥俄同盟,这不明显就是为了来干我的吗?

  等着他们都准备好了,普鲁士还有活路吗?

  死中求活的办法,自然就是主动出击,化被动为主动,打乱对面的部署和发展。

  逼急眼的普鲁士,一旦看到英俄关系破裂、法奥俄三国有同盟趋势的时候,一定会选择不宣而战。

  普鲁士太小,所能依靠的只有速胜,等着人家同盟都准备充分了,那是一点赢的把握都没了。

  只要普鲁士一开战,英国也别无选择。

  难道眼睁睁看着法国拉上一堆盟友,自己却坐在英伦三岛不管不问,眼巴巴看着法国搞掉普鲁士,吃了汉诺威?

  别无选择,那就只能跟进,出钱出枪出海军。

  到时候,从北美东海岸打到菲律宾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想打都不行。

  大顺前期可以趁着一战爆发,搞武装中立同盟,卖卖货、赚赚钱,提升国内的外销经济,从而促成国内对印度原材料产地的迫切渴求。

  等着法国在印度撑不住的时候,上党归赵,接盘法国在印度的据点,等着双方筋疲力尽的时候,拉上荷兰“赌国运”,做掉英国海军。

  这和后世一战的节奏是类似的。

  一战,英法德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但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是相对存在感薄弱的奥匈。

  这场“一战”,英法普奥矛盾是焦点,但战争爆发的导火索,却是之前存在感薄弱的俄国。

  原本历史上,是英国拉俄国吓唬普鲁士,迫使普鲁士归顺英国,从而逼得普鲁士不得不开战。

  现在的情况,是大顺祸害英俄关系,一旦英俄分手,普鲁士必要主动开战。只要彼得堡那边传来英俄不合的消息,普鲁士也就别无选择。

  所以一旦与荷兰这边的和约达成,大顺在欧洲的外交重点,就是挑唆英俄关系了。

  法奥关系,大顺斡旋不了,也没资格插手。

  和法国的同盟关系非常稳固,也不需要过多费心。

  也就只能倾尽权力,在俄国问题上做文章了。

  指望大顺那些官僚对未来和世界大势的了解,是做不成这件事的。不是他们不聪明,而是他们根本不知道未来到底在哪,也就找不出正确的路。

  而且刘钰对大顺将来的走向,在经历了“阉党”事件后,不是很放心。故而要趁着现在还有权力的时候,尽快造成一种既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