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九九章 理性君主、政治动物(中)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到底是因为他们本身足够聪明才智能够理政、还是因为他们学了经书才能理政,这一点太宗皇帝倾向于前者,并认为聪明人都去学书经所以科举选出的一定是最聪明的几个,但要是去学几何算数天文地理诸子百家,考试取名次基本上还是他们——那么,说白了,武德宫良家子这一套系统,就是为了制衡而存在的。

  这是明摆着的事,大顺朝中上下全都清楚,秃头上的虱子。

  至于为什么非要用所谓的“泰西学问”,而不用天朝自己的诸子百家?

  原因也很简单。

  因为敢用诸子百家为与儒学抗衡的道统,大顺这江山就坐不住。

  诸子百家,是有道的。

  故而用泰西学问,其实对应的,是儒家六艺,因为几何之类的泰西学问,只有术而无有道。

  礼、乐、射、御、书、数。

  科举选拔,考的是六艺之三:礼、乐、书。

  武德宫选拔,无非考的是六艺余三:数、射、御。

  这么听起来,就好听的多,大顺依旧是尊重儒家道统的,与“保天下”三字是吻合的。

  武德宫考的策论、历史、地理、算数这些,也只能算是所谓“儒学的一个分支”。

  总归,道统依旧是儒家道统,至少面上过得去。

  这样,一分为二,形成一支皇室朝廷的基本盘,用来对抗儒学文官体系,达成一种类似于土木堡之前的平衡状态。

  这是没什么问题的。

  皇帝居中,故意挑唆武德宫出身与科举殿试出身之间的冲突,基本上不太喜欢武德宫出身德和科举出身的之间的联姻、官员比例基本上也都保持在一个潜规则内大家都认可的数量。

  必要的时候,皇帝可以用文官,打压武德宫体系的;或者以武德宫体系的,打压儒学文官体系的。

  这是大顺复“出将入相之汉唐风气”的基础。

  然而,现在皇帝考教的这些人,说出来的这些东西——虽然皇帝也觉得很有道理——让皇帝嗅到一种权力或者说政治上的危机。

  武德宫之前是只学术、不学道的。

  现在跪在身前的这些人,到底算不算学了一种新的“道”?

  动辄谈贸易、劳动量、财富、货币、分工……儒家六艺里,怎么也说不出这些东西吧?

  礼、乐、射、御、书、数,这些东西应该算在哪一个里面?

  当然这不过是为了面上过得去的政治争取,不归纳于内,也能找到别的理由。

  问题是,这些人回答的东西、考虑问题的思路、思辨的方式,不管是好科举出身的、还是武德宫出身的,都格格不入。

  就以皇帝询问的“爪哇该如何治理”一事来说。

  西爪哇,要不要土改、分田于小民?

  其实,不管是此时在这里跪着的,还是那些没在这里的科举或者武德宫或者勋贵出身的人,有才能的给出的答案肯定是一致的:要改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