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七三章 艰难的第一步(上)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洋驻军、土改、战争等花费。

  至少在三五年之内,其实也就是12%、13%这样的水平。

  而且既然要考虑日后要与荷兰、法国联手,废掉英国的制海权和《航海条例》,军舰也得造。

  每年至少也得从利润中拨出一艘战列舰、两艘巡航舰的钱。

  当然要说日后打赢了,完全控制了海上贸易的主动权,当然是不止12%这么低的回报率的。

  问题是商人阶层最多也就看三五年,这都算远见了。说的天花烂坠,三五年之内见不到钱,他们多半会选择撤资。

  现在话也不能说满了,今年与荷兰的谈判肯定是没戏的,怎么也得拖到明年。

  现在注资,至少要到明年过年,才能拿到年息。其中还有一系列的军事行动、政治活动,也需要从公司资本里扣除。

  话不能说满,刘钰预留了一些余地,基本也就是这样了。

  主要还是前期吧,英法瑞葡等国的贸易,还不能停。瓷器、丝绸这些,也不能专营垄断,这也让利润不能那么高。

  虽然有种种困难,不过也要好的方面。那就是葡萄牙人虽然带走了香料种子,在巴西种植,可是那里的人工成本也好、环境也罢,暂时还不能动摇东南亚的香料地位。

  要打垄断的价格战,可以暂时放一放,日后再说。

  而印度方面,刘钰说动皇帝的,是印度的地丁银。

  往印度方向动兵,大约也就三五千人的规模,急不得,花费也不是很大。皇帝也不希望印度的地丁银让商人阶层插手,这笔费用可以不算。

  暂时来看,大顺能接手的,其实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全部遗产。基本上荷兰东印度公司每年的利润是多少,大顺这边暂时最多也就拿这么多。

  当然一个八百万两白银资本、12倍杠杆的债券,这么大的一个公司,利润还是可观的。加上大顺可以废除一些原本荷兰公司的奇葩制度,也不用担心缺乏白银通货买大顺货物,只要渡过利润最低的前几年,日后肯定是日进斗金。

  这与荷兰东印度公司恰好相反。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刚开始的几年,动辄50%的回报。从而养成了荷兰全民投资的习惯。

  不过,改变社会意识的这个使命,已经由许多年前的对日贸易垄断公司完成了。松江府的豪商们,现在也是乐于将钱进行投资和债券的。

  对日贸易公司的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影响巨大。刘钰要的主要也是这种改变社会意识的影响力。

  作为铺垫,现在看来,很有意义。

  大顺不可能采取英荷东印度公司的模式,朝廷这边又要对董事会进行控制,这里面也就掺杂了朝廷的信誉。

  所以刘钰既不能说什么“愿赌服输、做买卖哪有只赚不赔的”这样绝对正确的话。

  也不能给出一个过高的、足以引诱众人、让众人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