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零三章 这一年,世界的轴心在京城(上)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英西战争补给的考虑,在乔治二世返回伦敦后不久,很快做出了两个决定。

  派遣一支访华使团,解释清楚法国可能的诋毁,同时希望在将来的英西战争中,借中国的港口停泊补给。

  向西班牙递交国书,要求西班牙国王为詹金斯的耳朵道歉、向英国道歉。

  前往西班牙的使节很快出发。

  前往中国的使节团也忙着采买各种礼品,时间有限,必须要在三月份之前出发,才能赶上季风,否则可能今年都到不了亚洲了。

  …………

  于此同时,俄国,彼得堡。

  当年彼得大帝为了西化,远离旧贵族统治的莫斯科,迁都到了这里,这是西化党的胜利。

  彼得二世这个小毛孩子,被旧贵族们操控朝政,又从彼得堡迁回了旧贵族根深蒂固的莫斯科,这是守旧党的胜利。

  安娜女皇又折腾了一圈,把首都迁回了彼得堡。

  这一次不是西化党的胜利,而是因为俄国出现了另外一支政治势力:德国党。

  这一次迁都,是西化党和守旧党共同的失败。

  在位数年,两万余人被抄家、流放到西伯利亚;当年彼得二世的断袖之友多尔戈鲁基公爵被车裂。

  为了防止西化党的精神领袖、彼得大帝此时唯一在世的子嗣伊丽莎白公主上位,守旧党从德国请回了继承顺位很低的安娜,以便控制。

  上台之初,约法三章。

  无枢密院之许可,不得宣战;无枢密院之许可,不得结婚;无枢密院之许可,不得指定继承人。

  安娜答应的很痛快,她一嫁到库尔兰的公爵夫人,怎么就成了沙皇了呢?

  守旧党以为此人根基不深,常年在库尔兰,德语说的比俄语还好,必好控制。

  然而登基当天,安娜就带着德国势力,与本就不满的西化党一起,来了一场罗马传统。

  枢密院被解散,旧贵族死的死,杀的杀,流放的流放;西化党也发现,这也不是他们想要的。

  他们想要的西化,是俄罗斯的近代化,而不是用失去俄罗斯做代价拥抱近代化,更不是搞成一群德国人在统治俄罗斯,这样的西化宁可不要。

  彼得大帝生前,组建了两支禁卫军。

  一支谢苗诺夫斯科耶团,这类似于羽林卫。

  一支普列奥布拉任斯科耶近卫团,这是锦衣卫。

  普列奥布拉任斯科耶近卫团,能抓、能杀,能审,更有昭狱。

  所以,很显然,新皇即位,为了制衡锦衣卫,得立东厂、西厂。

  这道理在中国有效,在俄国也是一样。

  明朝东厂西厂是太监,因为他们在文官武将中都没有基本盘,只能依靠皇权。

  俄国没有太监干政的传统,但有德国人。他们在俄国的文官武将中也没有基本盘,只能依靠皇权。

  所以组建了伊兹梅洛沃近卫团,里面都是德国军官。

  又组建了秘密刑侦事务衙门,夺了“锦衣卫”普

  请收藏:https://m.rmps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